作者:书侨 订阅号:书侨聊九型
最近,熟悉的好朋友不断地问我,怎么都没见到你写关于“九型人格”的内容呢?(听出了花椒的味道)
好吧,我得坦白承认,最近实在是太忙、太忙了(脸色抓狂+内心崩溃的表情)
虽然我自己都有点不理解自己,身在国企又是个小领导,而且还是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忙个什么鬼...(不会是笨的或是呆的吧)
想起来一句话,大意是每当你要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生活就会给你制造些状况和问题,检验下你是真的好还是假装的好。
这个“好”或“不好”是对于客观状况和问题的感受和判断,内在起作用的还是价值系统和习惯模式,而九型人格恰恰就是学习它们的。(不求完美,只求越来越好)
九型人格与我而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位神秘感、严肃、深刻的教授形象,不容易理解、更难以亲近,虽是特别想要学习、有所收获,却苦于不得入门。
后来自己慢慢“苦学”九型人格的基础知识,参加不同老师们的九型人格课程和沙龙活动,九型人格才在心中慢慢有了善意的、耐心的老师形象。
直到几年前,有幸接触到神奇的May教授做九型人格主题分享,自己一下子就被激活、被点醒,开始了解到九型人格可以是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
一个减压器,
一个指南针,
一个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箱。
打个比方,就像是教游泳一样,有的老师是教动作;有的老师是比照标准动作讲解要领;有的则是教练,不单单把复杂难学的动作和要领,讲的简单有趣,还能不断在过程中监督练习,针对性指点。
May老师就是后者,一个通过“九型人格”指导我,接受生命课题并开启改变练习的教练。
何其幸运,何其感恩!



关于九型人格中最常见的“贴号”,在学习初期不管是测试题,还是课程上的访谈,还是与老师的交流和判断,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的号码,或者是“怀疑”自己的号码。
到了熟悉理论知识的阶段,越来越真切地知道九型人格的主型号是不会变的,
它会发展、
会迁移(压力状态、放松状态)
但是,绝不会改变。
因为主型号是经由人格深层次的:
核心需求、基本恐惧和愿景来的,
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来的。
九型测试题、号码访谈只是可以帮助你“找到”或说“发现”那个一直都在的主型号而已。
这其实就是May老师讲的人格冰山理论:
人格底层的动机一旦形成不会改变。
外在来看,同样的行为,可能是各个型号出于完全不同的动机;
而为了同样的动机或说内心渴望,却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

发现自己主型号,用九型人格指导自己在生活中不断练习、不断成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坚持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期间有摇摆、有纠结、有懈怠,但好在是没有放弃。
现在回头来看,对于自己主型号到底是哪个号码,经历过几个阶段:
从,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被贴了标签,自己还是不知道;
==》自己知道了,别人也知道(因为型号还没有得到好好发展,特点鲜明);
==》自己知道,别人一般不会知道(越来越注意到主型号、副型、侧翼的平衡发展)
所以,我的九型人格,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我通过“精准”认识自己而通向“接纳”,基于“相信”而在生活中应用它,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平衡。

我的九型之路上遇到May老师,最幸运的是能经常地“接收”到老师不强迫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来提醒我一下:
到底什么是成长?
我应该借由什么(九型人格只是方法中的一种)走上成长之路?
于我而言,接纳,不是成长的第一步,而是全部。
过往的习惯模式我能真的“看到”就好,慢慢去理解,慢慢去内省,没有愧疚、努力、挣扎、斗争、批判与自我批判,某一天机缘到了的时候,自然醒悟。
说到底,学习九型人格的意义就在于:
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添加公众号“书侨聊九型”直接回复关键词测试或九型测试,即可获取“九句话发现你的九型号码”简要测试题目,快速判断自己的号码。
如果你也对九型人格有兴趣,愿意更多了解九型人格在情绪管理、自我成长、亲子教养、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应用,赶快扫描以下九型小编的二维码加入我们“九型人格兴趣小组”,一起学习和讨论吧。(我们的小组固定在每周四晚间都会有轻松、好玩的九型话题的讨论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