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17)你影响了谁,谁又影响了你?

(拆17)你影响了谁,谁又影响了你?

作者: 学习者如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1-12 20:32 被阅读0次

    那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叫了几遍没起来,我提高声音又叫了一遍,她很不耐烦的语气说:“知道啦。”等她起床后,我问她以前叫她起床,她从来不生气,为啥这次生气了?

    她说是你先生气的,我说我没有生气呀!我只是提高了嗓门,她听了哈哈大笑:“啊,对不起啦,我以为你生气了,所以我也生气了。”

    当她知道我没生气后,嘻嘻哈哈和我道谦,说自己也不生气了,这就是互相影响吧。

    一个人的成长,受影响最深的人来自父母,但只能被影响到道德和价值观,而真正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却是来自同龄人。

    比如上学时同学们玩游戏,为了快速融入团体,不玩游戏的同学也会去体验游戏。

    比如情侣之间的交往,时间久了,两个人的行为会有很多相似性,不喜欢吃甜食的会尝试吃甜食,不爱跑步的也会一同跑步,也有小混混把乖乖女带成了混混……

    所以和什么人交往,会影响我们今后的思维和行为。

    你是否记得,从小到大,谁曾经很深地影响过你的生活?他是怎么影响你的?现在他仍然对你有影响吗?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不是被影响就是影响他人。

    通常我们说某个人很个性,或很善良,或很恶劣等等,是在和别人互动中显现出来的。

    看过一个电影片断,讲的是一个sha人犯潜逃过程中遇到一个包子铺,他偷偷拿出刀准备实施抢劫,包子铺老板看到饥饿的他,露出了善意的笑脸,给他拿了几个包子,第二天又给了他包子,连续几天后,sha人犯被感动,自首。

    我们渴望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我们渴望我们被这个世界善待,但看到各种阴暗面或者遭受不公时,却又深深感到无力,于是我们只好独善其身,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影响的力量。

    在家暴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对家暴深恶痛绝,长大后自己却变成了施暴者;

    我们一边劝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天天手机不离手;

    我们总在抱怨世人的冷漠,却又冷漠对待他人;

    我们常常怀念小时候挨家挨户去玩的同时,感叹现在住在对门不认识,但我们在电梯里遇邻居了却不愿意说话......

    我们总认为,别人的事情和我们毫不相干,通常认为管好自己就行了,长此以往,大家都各自为政,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安然无恙,其实无形中已经在你我他面前形成了一道楚河汉界。

    我们一边渴望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一边却又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

    殊不知,在我们冷漠以对时,他人也想向我们表达他们的爱,他们的善良,他们的想法,只是被我们隔绝开来,只好假装冷漠。

    互相渴望真诚,又互相排斥,似乎形成了恶性循环,都想打开这个死结,却又害怕被伤害。

    在和别人的互动中,我们不是被别人影响,就是别人影响我们。与其被冷漠包裹,不如用我们的善意和真诚去影响他人,形成良性循环。

    如何做呢?可以试试“影响他人三步法”,来达到我看世人皆美好的良性循环。

    1.希望的模式。

    想像你希望的相处模式,你希望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你希望和同事,和家人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你希望和别人相处的场景是什么样子。

    2.调整相处模式。

    改变思维和行动,调整你希望和别人相处的模式,去掉你不希望出现的模式。

    比如希望和别人积极相处,和睦相处,友好相处,那么自己先调整到这样行为和别人交往。

    你希望别人爱你,你先去爱别人;你希望别人对你温柔以待,你先去温柔对待别人;你希望他人不再抱怨,你先不要在别人面前抱怨......

    3.及时给反馈方式。

    当别人按照你希望的模式和你相处时,要及时作出正面的回应。

    比如我很喜欢和能量高的人交往,喜欢热情的人,当一个高能量又充满了热情的人出现时,我及时把看到的反馈给她。

    这个世界,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你渴望什么的相处模式,不仿试着先改变自己吧?


    以上复述来自以下原文:《镜映思维》

    你现在对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有了更多的了解,问题在于,你会怎样做出反应?你会继续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还是会清醒地认识你周围的世界和人?

    作为个人,你是独一无二的,但这种独特性只有在你与他人互动、你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影响其他人的生活时才有意义。我们共同体验这世间的生活,共享对这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相互依赖着生存、繁衍。

    同样地,为了活着,我们也需要吃喝,需要与他人沟通联系。同样地,水质和我们食物的营养成分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和灵魂。

    没有这种关系,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有可能丢失。

    如果你选择努力"观察"周围的世界,选择你采用的行为模式和反应方式,你就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控制大脑的塑造过程。

    你可以选择通过自己的行为反映你希望看到的世界,虽然以你我之力可能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肯定可以开启属于自己的良性循环。每个人一生中大约要遇见80000人,如果他们都学习了我们的某些优点,并将它传播给他们遇见的80000人,那么从理论上讲,我们就能影响64亿人。如果他们继续传播,这个数量还会呈指数级增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17)你影响了谁,谁又影响了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jr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