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文学研读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全宋笔记》01-细思极恐的两则笔记

读《全宋笔记》01-细思极恐的两则笔记

作者: 一年四季读书吧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20:01 被阅读112次


    《全宋笔记》·第一编

    第一册《北梦琐言》

    卷一 笔记两则

    1.李太尉英俊

    李德裕是宰相李吉甫的二儿子,小时候特别聪明,深得唐宪宗李纯喜爱,经常让李德裕坐于膝上。

    李吉甫有个好儿子,经常在人前夸耀自己的儿子,这是做父母的通病,自古皆然。

    武元衡听说见李吉甫经常提自己儿子多聪明,遇见李德裕后就故意问他:“小家伙,在家都读什么书啊?”想通过询问,查探一下李德裕将来的志向。

    结果李德裕理都不理他,没回答。

    第二天,武元衡就嘲笑李吉甫:“你经常夸你儿子聪明,我昨天问他问题他都不会回答,你这生了个傻儿子啊!”

    李吉甫很没面子,就回家敲打自己的儿子:“平时看你挺聪明,怎么武元衡问你问题,你却回答不上来??”

    李德裕就说:“武公身为宰辅(帝弼),不说忙于政务,却拦住我问我读什么书。读书是礼部的事情,身为朝廷大员,话都不会说,我搭理他干嘛?”(ps:我的想象,但愿够嚣张。)

    李吉甫后来遇见武元衡,就把儿子说的话(满脸得意的)告诉武,元衡特别不好意思(暗中咬碎了金牙)。

    李德裕名声由此越来越大。

    小想法:

    书中说是李德裕“幼神骏,”不知道这个“幼”具体是几岁,也不知这段记载是不是真的。

    古代神童很多,所谓神童,就是能说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大人的话,甚至比大人还会说。

    这样的孩子细想下的话,“很恐怖”,小小年龄就心思颇重,大了可怎么好啊?

    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小时候经受的是何种教育。


    2.郑氏女庐墓

    唐朝大中年间(847-860),兖州官员奏报:朝廷的差官、赴庆州行营的押官郑神佐赴边关打仗,阵亡了。他的女儿待字闺中,年二十四岁(大龄剩女了),她父亲走之前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叫李玄庆的,没有收纳对方彩礼。

    阿郑(不好喊名字)知道父亲死在战场,尸骨回不了故乡,就和李玄庆断了关系(休亲)。接着截断头发,去往庆州怀安镇,收葬亡父骸骨,带回故乡,与母亲合葬。

    回来后,她就在坟茔内筑茅庐,守孝。

    认识她的人都夸奖她,不惧危难,去往边关,烈;收葬父亲骸骨,筑庐守坟墓,孝。

    小想法:

    贞洁烈女这个招牌,自古害人不浅。唐朝是混血王朝,男女关系并没那么封闭。

    女子改嫁甚多,上到公主,下至黎民,不计较女子贞洁守孝。这段故事,可以看出阿郑在唐朝真算是另类的女子。为父守孝,竟然断绝夫妻关系(属于订婚,还未婚)。

    “守节”这个封建思想,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在历史岁月中,由封建积压一点点形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全宋笔记》01-细思极恐的两则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k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