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气呵成读完了王潇的另外一部作品《米字路口问答》,这本读完依然是热血沸腾,恨不得撸胳膊卷袖子立马大干一场的感觉,读书真的是个很有趣的行为,读她的书也很有趣,算是给现阶段的我补给养料。
这本书是问答实录,记录了100问及缜密认真的回答。作者在一开始的表态我很欣赏,大概意思是在接受的所有问题里,就像是自己站在路口接受路人的问路一样,走过的路她会详细描述,路上的坑她会及时提醒,没走过的路她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性进行分析给出个人的建议。
这本书始于第一个问,关于找寻梦想;终于最后一个问,捍卫英雄梦。所以这本书读下来,放下书的那一刻,我满脑子都是关于我的“英雄梦”的思考,脑子里的各个角落都会冒出一点信息,在大脑里碰撞,这感觉说实话很爽。
然后我翻开朋友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朋友转发的一篇关于日本18年拿走18个诺奖的文章,因为无论是“诺奖”这个字眼还是朋友配的一段言论中的“范冰冰”的字眼,都足够赚我的眼球了,于是我点开读了读,读过之后我沉默了。
然后我想到前几天,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其实也针对诺奖事件在朋友圈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了从当下开始,从工作中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开始做出自己的努力。
无论是现在这位朋友的愤慨和激昂还是前面这位朋友的着眼自身和当下,我想这都是对这个事件对这个新闻的一个合理化反应,这代表着大家并没有视若无睹习以为常,而是已经开始了反思、思考、发声和行动。
那我能做些什么呢?
然后,我的脑海中再次闪现出了“英雄梦”。
也许看到这里的你会带着一脸我很不自量力的鄙夷神情不屑的说“你能做什么梦?你还能做梦拿个诺奖不成?当真是做梦的不嫌梦大!”如果你真的这样质疑了,那我想你也是时候静下心来回忆回忆你的“英雄梦”了。
其实,“英雄梦”我们都曾做过,虽然我们国家的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利益的发展为中心,没有美国那种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我们都曾梦想过自己会多么多么牛掰。
小的时候,我就曾经想着自己要像金庸先生古龙先生他们笔下的那些江湖英雄一样成为一个身怀绝技的侠客,行侠仗义,行走江湖,身怀绝世武功,却有一颗无比正义温暖的心,同时还得带着点逗逼式的幽默。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梦”一开始的样子,算作雏形。
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知道了现代社会不再是武侠小说和电视剧里那种样子了,人们想飞不再依靠轻功,人们比斗竞争不再依靠棍棒刀剑,人们不再能够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杀伐了结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了。我有那么一刹那是恍惚的,我想我做不了侠客了,我不能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了。
再后来,我们进入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行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和阶段,世界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新闻和信息。反正我是在读过喜欢的作者写的书后,明白了,江湖还在,做侠客仍旧可以作为一个梦。现代社会其实也是一个暗涌的江湖,同样分门别派,有修炼武艺,有比武竞争,有惩恶扬善……只不过,它们都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让我们在回到诺奖这件事上,“英雄梦”和“诺奖”又有什么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于我来说,当事件摆在眼前时,我们要去理性的剖析其因,除了媒体大肆宣扬的被网红和明星的光芒覆盖造成的三观泡沫,除了社会资源配比的严重倾斜现象,还要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我的智识浅薄,剖析的肯定没有众多大号大V来的尖锐透彻。我只是想说,在原因的剖析上尽量不要带入主观情绪,应该更为客观的去做这件事情,就像是在拆解一台挂钟的零件一样,细致,周到,且面无表情。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独特的经验和三观所剖析出的肯定会有所差别。然后根据你剖析出的问题,找到你能做的一切,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或是一小步。
比如像我的那两位朋友,或者选择为此发声,或者选择立足当下,还有的朋友及其家人也让我看到了他们投入了思考,去思考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这证明其实我们大家还是能记住历史的教训,害怕历史的重演的。
而我也为此有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以及剖析,树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英雄梦”。
不是有段老生常谈的话嘛:刻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块墓碑上的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谨以此段文字,召唤你们的“英雄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