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完了保罗.柯艾略的《布莱德少女的心灵之旅》。
看见保罗.柯艾略的名字,兴奋不已。
我和先生都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粉丝。
他写的灵修类小说,让人感觉他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人。
唯一一本我看过的,个人觉得可以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匹敌的这类书,应该是《圣境预言》。
那本也很精彩。
颠覆我们的思维方式。
本来买回《布莱德少女的心灵之旅》,也是因为up书会的书单里有就买了,买回来一直闲置。
无意中,瞥一眼,看到了大佬的名字,激动的心情无法言喻,马上拜读。
因为书的封面是这种有点少女心的蓝色。
先生没有跟我抢着看。
我一边带两个孩子,一边读完。
一直没有时间写复盘。
今晚给他们做了红烧排骨,先生带着女儿和儿子去游泳,让我有了独处的时间。
本来想写的是读了一半的《财富在金钱之外》,想想,还是写布莱德吧。
“一篇基于传统的不具名文章这样写道:对于人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建造或耕耘。建造者实现目标可能要花费多年,但终有一天会完工。那时他们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亲手筑城的围墙里。在收工的同时,生活也失去了意义。
选择耕耘者则要经受暴风雨的洗礼,应付季节的变换,几乎从不歇息。然而,和建筑不同,大地生息不止。它需要耕耘者的精心照料,也允许他们的人生充满冒险。
耕耘者能认出彼此,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株植物的生命历程都包含着整个世界的成长。”
我用红笔把这一段划下来。
我不要做建筑者。
忙忙碌碌一辈子,不知道自己图什么。
用脑子活了一辈子,各种算计,忽略了心灵。
忽略了真我。
拥有各种我的……
却迷失了我。
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如果是我一味地说教,他不过就是个建筑者。
然而,让他回到现实,去体验,去感受,也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就是个快乐的耕耘者。
于是我找到孩子爸爸,和他聊了这件事。
相比知识类的说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开发。
“失败、失望、沮丧都是上帝的工具,用以向人们展示正确的道路。”
这句话,真的震碎了我的四面的窗户,在我失败,失望,沮丧的时候,我可不觉得上帝是在帮我,给我指路。
我觉得上帝抛弃了我。
原来我一直都解读都是错的。
就像书里说的,有时候,上帝的祝福是以震碎所有窗子的形式来临的。
其实,回头看看,很多那些觉得,为什么不是我的事,到后来,都变成幸亏不是我。
“她曾遇到过一些失去了生命光彩的人,因为他们敌不过寂寞,最终对寂寞上了瘾。这些人大多认为世上已没有尊严和荣耀,他们只会不停指责别人的错误。寂寞使他们成为世界的审判者,判决传遍四方,给想听的人听。”
我遇到过很多世界的审判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各种评论,包括我自己。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可笑。
比尘埃还要微小的人类。
读完这本书,遇到大树,遇到森林,都会心存敬畏。
“请求森林的精灵允许你进入”
走进一片森林之前,我会想到这个。
“宇宙中的一切都拥有生命。你要学会和这些生命保持联系。他们能听懂你的语言。世界对你来说将开始拥有不同的意义。”
上班的时候,经过那一条两边都是大树的路,每次都会想象,这些树承载了很多记忆,胜过我,胜过很多人,我认识它们,它们也认识我。
“不要总想着该如何去解释你的情感。痛痛快快地去生活,把你感受的一切当作上帝的恩赐。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活在一个生活本身比理解生活更重要的世界,那现在就放弃魔法吧”
“尝试去解释情感,会摧毁可见世界与不可世界之间的联系”
学会臣服。
我和先生一起读过《臣服实验》,我们知道了臣服是怎么一回事,先生开始每天进行冥想。
有一段时间我们困惑过,是不是应该臣服于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所有,都当做老天安排好了的呢?
现在我明白,臣服于我们的心。
在选择面前,臣服于我们的心,并不是所发生的全盘接受。
前提是,要明白我们的心想的是什么。
“有人选择一条路,只为了证明那并不适合自己。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选择了一条路,然后在余生中不断纠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没有人毫无畏惧地做出选择”
“即使你永远不作决定,即使你缺乏勇气去改变任何事。其实,这本身就是决定”
我把这段话读给先生听,因为36岁的他,7月份毅然决然辞职。
我告诉他,你是对的。
书里很多启示。
像一本魔法书。
有人问我一本书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怕是流水账……
我没有回答。
其实,每捧着一本书,我都心存敬畏。
家里很多书,我基本都读完。
前段时间看到曾国藩的家训,其中之一便是,书要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
这个暑假,只要打开了的书,就逐字逐句读完。
一个是因为本来书单就是精心挑选的。
一个是因为,写书不易,每一个写书的作者,我都当成我的恩师。
有人怕读一本书浪费时间。
这个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
因为,我也会刷手机刷半天。
看书,怎么会是浪费时间。
书海浩瀚。
读多了,发现很多故事,看过不止一遍,很多道理,看了好多种版本的解释。
还是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类的书籍。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终于明白了孔子的这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