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b5525f03d0082b21.jpg)
文/边走边旺
近段时间,情绪无法控制,面对各种挑剔抱怨时,泪珠子情不自禁往下掉,不想解释,不想废话,面对一个成天都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任何语言都显多余乏力,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奇怪的高级动物,因为有了思想变得复杂,因为有了感情变得感性,因为有了欲望变得挑剔,因为有了虚荣变得矫情。
对外界,或彬彬有礼,或温柔可佳,或唯唯诺诺,或张牙舞爪。在外受了天大的委屈,采取忍、狠、滚的方式,憋屈、压抑自己。而面对最亲近的人,无处释放的情绪,倾泻而出,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爽快,只因有人包容自己。
事后证实,明明知道自己嘴欠,碍于面子,碍于自尊,就是说不出口,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继续一而再,再而三,把最亲近的人伤得体无全肤。
典型的例子,好多人都会中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生态现象?
近期,一个词经常出现脑海,那就是社交恐惧症,百度解释为: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处于社交场合或与人打交道时,会出现明显而持久的害怕、焦虑,害怕尴尬、害怕丢脸的行为举止,可能会伴发躯体症状,如脸红、心跳加快、口或咽喉部干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或肌肉抽搞、出汗、恶心或呕吐等。本病可能会合并恐怖症。
社交恐惧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为止,主要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思维、性格等因素有关。好发于青壮年,不具有传染性,但可能与遗传有关系。
结合生活中的案列看,对外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内这不是那不是处处不是的人,多半就是与社交恐惧症有关。
一般自尊心较强,又比较敏感自卑,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从小生长在不和谐家庭,希望得到认可却又不敢表现自己,出现几率较大。
童年关爱的缺失,父母吵闹不和谐,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成年后,进入社会,个人能力差异、梦想与现实矛盾,容易焦虑,容易心浮气躁,也容易眼高手低,焦虑不安感就像毒瘤一样,吞噬着认知,也蒙蔽了双眼。
成家后,初为父母,惊喜之余,经验欠缺,童年阴影,想像着改变,能力欠缺,怕承担责任,自然而然又开始重复着老一辈的悲剧。
社会进步越快,各种要求越高,生活成本越大,无形中的生存压力越多。而随着个人能力的差异,贫富悬殊也越明显。越努力越幸运越自信,越自卑越胆小越窝囊,两个极端出现。
社交不再平等,焦虑不安自然出现,挑剔不满频繁而不自知,生活圈子逐渐缩小,自卑敏感胆怯成了家常便饭,只有在包容自己的人跟前,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社交恐惧症出现,通过不断找茬弥补自卑,通过吹毛求呲掩盖焦虑不安,对陌生人温和谦卑,对熟悉人各种挑刺,人格缺失而不自知。
慢慢的,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
压抑,就像空中的乌云,层层叠叠,密不透风,把生活搅拌成乌烟瘴气。
所以,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分清主次,不要为了工作毁了生活,不要把生活当做游戏。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适当减少欲望,控制焦虑自卑,学会感动知足,懂得欣赏赞美,加强自信提升个人素质,让阳光照进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