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孩子,首先我们给孩子的玩具,不能把所有的玩具堆在一个大筐里或者装在一个大盒子里,孩子有想法要玩玩具的时候必须把玩具都拿出来才能找到他需要的玩具,那个时候因为那么多玩具要扒拉开,就已经把他的设想和想法、目标就打扰了,这是第一。
第二,他在扒拉那些玩具的时候就扒拉已经没有心力在收拾了,所以玩具必须按照分类,按照他的品种和功能分类,用托盘一盘一盘装好,家里放上鞋架,就是用鞋架的架子,一个一个分类放在上头,他拿哪一个托盘,一下来玩,玩完以后必须把这个托盘放上去才能拿下一个,就是这个规矩是必须要建立的。如果玩具像你说的扔在地上,那玩具就变成垃圾了,那孩子将来没有头绪,就是做事情没有头绪,这种混乱的感觉也会造成他心理上的混乱,像这种情况你哪一天先不在家,你先跟老婆两个人把家里整个收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买上好多架子,买好多这么大的托盘,塑料托盘很便宜,把他的玩具一套一套全给他分类了,分类放在托盘里,他回来以后你们一家三口就开个会,拿一张纸上头写上,尽管他两岁半,写上第一从今天开始,拿玩具要一托盘一托盘往下拿,拿下来这一托盘玩,玩完了以后必须把所有玩具放在托盘里,放回原来的位置才可以再拿下一托盘。不是你这样说了孩子就能做到,你要盯着,大约盯14天把这个习惯养成,他拿这个托盘下来,你们在旁边做事眼睛斜看着他,注意他,他玩完了要跑的,快玩完了,一把把他手抓住,然后不要说收拾收拾,看没收拾好,不要这么说,也不要说你玩好了你怎么不收拾,不要指责性,不要攻击性,只是手指着一个玩具,就是指着,说请拿起来,孩子拿起来以后,再指到盘子里一个空地方,说请放到这儿,一个一个捡,就是满地的豆子都要这样做,这就叫训练,没有任何态度,没有表情,没有指责,没有说教,就是告诉他请拿起来,请放到这儿,请拿起来请放到这儿,请拿这个请放到这儿,拿好以后把托盘拿上跟我来,他一看要放一个位置,请放到这儿,就是这样训练,训练大概14天左右。
玩具绝不可以太多,你们要在一起把孩子最近不玩的玩具,要拿一个大袋子装着放在库房里,过一段时间他一看他的,他留下的玩具有哪些不玩的,再把它收起来,把以前没有放出来的玩具再放出来一点,玩具太多会造成你的孩子,拿到任何一个玩具都不能深入去玩。但是我们不太赞成给孩子买街上一些玩具,因为一个汽车买来只能嘟嘟嘟,孩子必须拿到工作材料,就是半成品的工作材料去玩,比方说面,面放在一个盆子里,正好够一家人的饼干,旁边你拿一个小杯,给他倒好了油,刚好够放在这个面里和面的油,一个鸡蛋,葡萄干,要放其他的糖,都刚好够做这个饼干的东西,事先准备好放在那儿,你的孩子来了以后把这个水倒在以后,放在里头,把面和好,面和好以后把面再放在烤箱的托盘上烤好,烤好了以后用夹子把它夹在盘子里放在桌子上供大家吃,再把这个盆子洗干净,洗干净以后放在盆子应该放的位置,这个工作才叫完成了。这就叫深入工作。我们要让孩子玩这样的东西,他给做一个小拖布拖地,做一个小喷壶,一个抹布在那儿擦玻璃,这样的工作。而不是去弄那些小汽车、飞机,那些东西弄得越多,你孩子将来越笨。所以说这是我们跟踪了三个孩子,跟踪下来,一个孩子家里拼命买这些东西,而我们给孩子的玩具是木头块、石头、松果,给的是这些东西,他必须利用他的创造,利用他的思考来玩这些东西,然后我们的玩具跟他的玩具打架,因为孩子肯定喜欢那么精致的小汽车、小飞机,最后在所有三个孩子里,这个孩子是最不行的,因为他拿到木头块,别的孩子拿到木头块在思考要搭成什么,怎么把松果弄到城堡的旁边,怎么让小人站在门楼的旁边,他只拿一个门头块嘟嘟嘟一上午,特别可怕。最后他实在无聊,他就摸自己的JJ,从四岁一直摸到六岁,到五岁上学前班上课的时候,手还一直在裤裆里伸着,我们不得不上课的时候,老把他手拉出来,把铅笔塞在手里,真的是这样。人在无聊的时候干的,有些孩子就是没有深入工作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会咬一个红领巾的角,他妈妈找我,一堂堂咬掉半个红领巾。有的孩子揪眉毛,每天要回家把眉毛揪,眉毛就揪光了。所以教育孩子不要给孩子不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太痛苦了,解决起来太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