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人际交往时总有一种不自信,魅力不自信。
他们对自己冷静又苛刻。
“自己一身的毛病,怎么会有人喜欢这样的我?”
如此想也不是不对,人是最经不起显微镜式的审视的,不管看起来多完美的人,深入了解后再去看,总会有不过如此的幻灭感。
但这样考虑问题的人,显然是不懂魅力的背后逻辑的。
魅力的产生,往往源于直觉的误判。
有的人,你一眼望过去就喜欢的不得了,迷上了。
这一眼能有多客观?但你内心就是很笃定,认定那个人好的不得了,这就是魅力的匪夷所思之处。
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喜欢上至尊宝,仅仅是因为他无意中拔出了自己手中的紫青宝剑。
拔出宝剑和两个人是否合适,三观是否一致能有多大的关联性呢?
几乎没有,但是不管,就是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我们迷上一个人,很少是经过充分调研后考察的结果,而往往是被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打动。
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一个特别的举动。
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吸引力,和你完不完美没有关系,它只取决于在某一个瞬间,你身上有没有一个点能激发出别人的幻觉,让人觉得你很完美。
那些在社交场合长袖善舞的人,最了解魅力的这个逻辑。
他们是营造幻觉的高手。
前几日有个新闻,郑州一男子同时交往了20多位女朋友,其中有3个还住在同一栋楼里。
更疯狂的是,有一位女朋友为了他豪掷千金,在其身上前前后后花费了900多万。
一个人被别人喜欢到这个程度,该有多完美呢?
事实上,该男子只是一个拥有初中学历的骗子。
他骗的如此“成功”的原因,不过是懂得了“思聪效应”,营造了一个“我是富二代”的幻觉而已。
重要的不是我是谁,重要的是你们觉得我是谁。
就像这些年在国内暗暗流行起来的PUA之术,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打造人设。
你喜欢霸道总裁类型的,我就把自己塑造成事业有成的“帝王”,住豪宅,有好车,站在整个社会食物链的顶端。
你喜欢激情浪漫类型的,我就把自己塑造成多情的“浪子”,追求刺激,放荡不羁,总是为爱疯狂。
人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人面前,是很容易理智瘫痪的。
所以,一旦有一个符合自己情感幻想的人出现,我们就很容易掉进积极错觉的陷阱中,从此眼中只见对方的好,不愿相信对方有一丁点的不好。
骗人不对,但对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自信的人来说,了解一下魅力和吸引力的逻辑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的人在和人相处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我不太会说话,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人吧?
我身材不够完美,别人发现后会嫌弃吧?
这样的念头多了,气场就会像泄了气的气球,越来越弱,魅力也会跑个精光。
而要想在别人面前光彩照人,得换一种截然相反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做到:
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在浅层的社交中,大家你不了解我,我不熟悉你,这为魅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记住一点,你不需要百分百的好,甚至不需要足够的好。
社交中的魅力,不是源于99个优点+1个不重要的缺点,而是源于99个缺点+1个足以短时间亮瞎人眼的优点。
换句话说,哪怕你身上只有1个闪光点,一旦遇到一个就在乎这个闪光点的人,你在对方心中就很可能是闪闪发光的神。
所以,人际交往中别再总是苛责自己,挑自己的毛病了。
你是很普通,事实上每一个人也都很普通,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自己不普通的一面(哪怕只有一面)呈现出来,然后为自己的这一点而自豪。
你先对自己迷之自信,然后别人在你的这种迷之自信的感染下,对你产生迷之相信。
这样,非理性的火花就产生了,你的魅力也就油然而生了。
有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