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心理学的书让我读起来感觉有些吃力,书中的精华还是没有吃透,感觉还是有重读的必要。仔细想想,真正读这本书的时间实际上不超过10天,每天大约一章的进度。今晚以极快的速度重新翻阅了一遍,略有些感悟,略做记录。
以终为始地说,“异类”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养成;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则仅仅是因为运气。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机遇来说,书中提出的观点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非常好的机遇,赶上了发展的时代,从而创就了伟大的人生。回到我们普通人的身上来说,我们也许也处在同样的时代,但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才能掌握的,“异类”也是一样,这就要说到下面的部分了。
来到文化方面来讲,不管是犹太人的精神继承还是“稻田文明”的体现,努力是这些成功人士的共性,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与工作,不断地寻找人生的真正价值,换言之,态度比能力重要。“10000小时黄金法则”,让这些“异类”们不断地练习,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练习并不是为了让你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好,而是为了帮助你越做越好”。练习的时长达到最小的一个临界量,也许就会引起质变。我们加入樊登读书会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为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同样也是努力实现这10000小时的质变。重新回到文化层面,“荣誉文化”是进化论的一个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捍卫荣誉和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维护他,从而表明自己不是弱者。
我觉得“协同培养”和“自然成长”是对本书观点最重要的一个证明,两种教育模式所教育出来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情况更能展现出强者和普通人的区别,从而体现出事业上“自主性、复合性、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的区别。强者追求人生价值,弱者平庸生活。
“异类”人士的成功,带给我极大的反思。不谈时代,不谈机遇,眼下的我最重要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和坚持是当下要做的。没有这两点,其他都是空谈。只有“积极主动”了,才会有最终的“不断更新”。
加油!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