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尝君纳谏

孟尝君纳谏

作者: 打折的杨过 | 来源:发表于2024-07-14 21:15 被阅读0次

战国时期,孟尝君作齐国的相国,位高权重,养着三千门客,名声显赫。

一次,孟尝君受命出使楚国。楚王对他的来访极为重视,特意赠送给他一张象牙制成的床。这床雕刻精细,价值千金。楚王派了一个名叫登徒直的官员,负责将象牙床护送回齐国。

登徒直犯了难。象牙床体积庞大,不易运输,一旦磕着碰着,自己即使卖了老婆孩子也赔不起。登徒直找到了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境,并且承诺,如果公孙戌能帮他推掉这份差使,他愿意将家中一把祖传的宝剑送给公孙戌。

公孙戌求见孟尝君,说道:“您的名声之所以能遍及各国,是因为您扶危济困,急公好义。人们感受您的恩德,称赞您的清廉。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这样贵重的礼物,对于楚国这样的大国或许还能应付,那些较贫穷弱小的国家,他们就不知道该送您啥好了。”孟尝君听后,觉得公孙戌的话很有道理,决定婉拒楚王的好意。

公孙戌大功告成,想到即将到手的宝剑,内心得意,举手投足就显露出来。孟尝君察觉到公孙戌的异常,就把他招了回来,问他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高兴。公孙戌没有隐瞒,将与登徒直的交易合盘托出。

孟尝君听后,稍作思考,随即在自家大门上写下一行大字:谁能宣扬我田文的名声,指出我的过错,哪怕是出于私利,我也欢迎。”

综观孟尝君的一生,虽然身居高位,却误国误民,一心经营自己名声和私人领地,荀子曾评价他为“篡臣”。然而,在虚心纳谏方面,他所展现的胸怀气度,他毫无挂碍的心理建设,可以说比汉文帝、唐太宗更为高明。

可见,即便是大奸大恶之徒,在他们身上,也有与众不同的长处,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文章

  • 孟尝君

    孟尝君伪君子也 ---------------------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

  • 读《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其父田婴,婴卒,田文继位于薛,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之人有罪者,孟尝君舍业厚遇...

  • 20170523 纳谏

    在资治通鉴中,“纳谏”是一个有意思的词。 唐太宗告诉继位者要善于纳谏,两司马在史记中也花了不少笔墨称颂能纳谏的,批...

  • 孟尝君——是否依靠别人?

    孟尝君,田文,出生于齐国,号孟尝君或薛公,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李宗吾是这样评价孟尝君的:“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

  • 战国策―孟尝君奉夏侯章以四马百人之食

    【原文】孟尝君奉夏侯章以四马百人之食,遇之甚欢。夏侯章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或以告孟尝君,孟尝君曰:“文有以事夏侯...

  • 第三部分

    前面说了一些人对孟尝君的评价,有好的也有坏的,认为孟尝君好的是因为他可以收纳人士,而认为孟尝君不好的是因为孟尝君收...

  • 《<史记>研读》258:孟尝君列传(三)

    孟尝君列传(三) 当初时,冯谖听说孟尝君好客,就穿着草鞋来见。孟尝君问;“先生屈尊远道而来,有什么可以教...

  • 《<史记>研读》258:孟尝君列传(三) - 草稿

    孟尝君列传(三) 当初时,冯谖听说孟尝君好客,就穿着草鞋来见。孟尝君问;“先生屈尊远道而来,有什么可以教...

  • 浅谈纳谏

    一、人为什么需要纳谏? 画画有了一定积累,不满足于现状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渴望进步,渴望提升,渴望有质的飞跃。 但是...

  • 【水调歌头-纳谏】

    万事休瞒昧,举头有神明 去年旧作,翻出重读,别有感触。晒之。 【竹榭名苑】第五十五期同题:填词【水调歌头】纳谏。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尝君纳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vc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