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好词:
老弱病残 黑霜 衣衫褴褛 严严实实
遥遥应声 灰失失 精猾 灯塔社
木橛 满怀深情
好句:
1.每天从早到晚,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他们不知在什么地方路旁折下来树枝,挟在胳膊底下,防着恶狗。他们诉述着大体上类似的不幸,哀告救命。
2.有一天,梁三从汤河南岸过来时,竞变成了另一个人:剃了头,刮了有胡楂的脸;在他的头上,他哥梁大借给他走亲戚时戴的瓜皮帽,代替了烂脏头巾。
3.见天挑着豆腐担子,满下堡村转来转去的豆腐客梁大,很关心人们对他兄弟的这样看法。他的大耳轮逮住了这类言论的每一句话。
4.五十多岁的梁三老汉累弯了腰,颈项后面肩背上,被压起拳头大一块死肉疙瘩。他得了冬天和春天很厉害的咳嗽气喘病,再也没有力气进那终南山了。
5.那年正月十二上工。正月十五黄昏,宝娃从财东家回到稻地里的草棚屋过灯节。娃一句话没说,趴在小炕沿上,抱住小脑袋呜呜直哭。
6.“娃呀!”妈抚摸着宝娃的头,教育刚入世的少年说,“你不懂事哎!咱穷人家,低人一等着哩。要得不受人家气,就得创家立业,自家喂牛,种自家地……”
7.梁三老汉独独地站在那里,奇怪起来:为什么那样机灵的小伙子,会迷失了庄稼人过光景的正路?
8.“不行!”他甚至在街门外的土场上暴跳起来,“只要我梁三还有一口气活着,不能由你们折腾啊!老实话!”他又跳了一跳。
9.日头用温瞬的光芒,照拂着稻地里复种的一片翠绿的青裸。在官渠岸南首,挑园里,赤条条的桃树枝,由于含苞待放的蓓蕾而变了色——由浅而深。人们为了护墓,压在坟堆上的迎春花,现在已经开得一片黄灿灿了。
10.两个女学生是从下堡小学放了晚学回家的。现在她们肩膀擦肩膀,经过汤河边的草滩小径,向河上的独木桥走着。初春雨后的傍晚——白雪皑皑的秦岭奇峰,绿汪汪的关中平原,汤河平静的绿水和天边映红的晚照——这乡村里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美,更衬托出两个农家闺女的青春美。
赏析: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生宝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他们家里没有钱,住宿的环境又不太好,所以要创业成功是非常难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定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他为了创业,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但他都没有放弃,就是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才为社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后感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丁。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他十分的努力,这也让我们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深深的感受到了,生宝的这种拼搏的精神,那么,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没错,但是我们有没有愧对于这个称号呢,我们有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拼搏,不怕困难吗?我想,这种人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都要向生宝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