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雅璐
校对:吉莲 桂香
编辑:杨荷 吉莲 逢春
区分“感受”和“想法的好处”
今天中秋节,出去玩回来就不早了,孩子要去小区玩,结果一会儿就回来了,说被一个高年级的女孩子欺负了,还说已经欺负他好几次了。
我说:“就是上次和我借手机给她妈妈打电话的那个吗?”
儿子说:“是的。”
我说:“那你也没有和妈妈说过她欺负你的事呀?要不我现在去找她?”
儿子说:“她说如果敢告诉你爸爸妈妈,见一次打一次。”
一听孩子被欺负了,我的想法是孩子被欺负,可能和我老打骂孩子有关,我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小时候挺厉害的,不行就给孩子报一门体育锻炼项目或者去学武术,将来最起码可以保护好自己。
当这些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时,越想越气,更没有力量,最后演变成骂孩子。
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无力、愤怒、无助、不知所措……找到这些感受,身体开始放松,不再攻击自己和孩子,想办法教会孩子面对霸凌怎么回应。
我说:“你可以告诉她,姐姐,你这么欺负我,我感到害怕,好紧张。”
孩子说他不敢说话,我告诉他下次妈妈陪你下去,和她聊聊。
区分“需要”与“策略”的好处
今天是大儿子回来的日子,大儿子说要吃饺子。爸爸早上起来就买了肉,并剁饺子馅。本来老公今天中午要回老家的,知道我不太喜欢剁肉,早早的起来把肉买来剁好,嘴里还说着,给老婆把馅子做好啦!
我笑着回应:“感谢老公的支持、体贴。”
老公说:“我还以为你又要生气了!”
我很疑惑的问:“为什么要生气呢?”
老公说:“因为我说了给你剁肉呀!以前,我一说给你做什么你就会生气,还说你我不是一家人吗?不想做就不要做,没想到今天你没有生气。”
我说:“哦!原来如此。你假期能在家陪着我,帮助我,体会到幸福和温暖,干嘛还要生气呀!”
是的,以前的我确实能抱怨,跟随杨荷老师一直沉浸式的学习,不知不觉好多毛病没有了,也理解老公难得有时间陪着我们,也特别珍惜这份亲密时刻。
我的需要是陪伴和亲密,我自己又能做什么来满足这份亲密时刻呢!我和面,老公擀面皮,然后我再包饺子,一起配合,心情愉悦的做好了饭。
就像小儿子常说的,你生气做出来的饭不好吃,但我饿的时候还是会吃的。
今天问小儿子:“今天的饭好吃吗?”
小儿子笑着说:“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3913/e67bcc3d9b3ca30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