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8月30日 周日上午10:00
地点:秋籽书坊
对象:0-5岁3个小孩
一、自我介绍:在这个环节,不断提醒自己要学会去记忆小朋友的名字。
二、暖场导入:模范动物走路并猜动物
我演示:兔子、企鹅、袋鼠
小朋友:蛇、青蛙
当我问有谁要上来的时候,女儿第一个举手,她上来就做了一个蛇的动作,真的是剧透啊。不过4岁多的佳佳上来模仿的青蛙动作,让人既惊喜又意外,他双手双脚贴地,一蹦一跳,嘴里“咕咕”的发出青蛙的叫声,真的很是有几分神似,事后让人想起来也是笑了很久。
模仿动物走路并猜动物这个环节其实蛮好玩的,如果小朋友多的话,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这个下次可以再沿用。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通过模仿动物走路引出今天要讲的故事,对应绘本里好饿的小蛇“扭啊扭啊在散步”,书里这句反复出现,十分具有韵律节奏感。
三、《好饿的小蛇》绘本讲读
讲读的时候,从封面读起,也创设了一些问题,比如小蛇在睡觉,在哪里睡觉?引导孩子们不要忽略绘本的每一幅图画,包括封面、环衬和封底,绘本的每一幅图画都蕴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绘本的图画与图画之间联系紧密,那么创设的问题也不能太散,也应该联系紧密。
我接着让孩子留意前环衬页上树林的数目有多少,并且提示他们注意那棵苹果树,为了与后面那棵苹果树被小蛇整个吃掉以后的后环衬进行对比。
这本书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学启蒙,不仅包含形状、颜色、星期几的认知,还包括数量变化的多少。这些宝藏,我们怎么能轻易放过。
从家里准备出门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做一些简单的减法练习呢,于是便从家里拿了一些计数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快速从书本里延伸到数学减法,三到五次提问基本就上限了,也许也是因为人少的缘故,所以这个环节坚持不了多久。
通过绘本,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形状、颜色、水果和星期几,这对刚会说话的孩子都特别有帮助,像到场的2岁多多,可能真的不太能安静地坐下来把故事听完,但其实她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的,会指着蛇的肚子含糊地说“肚子”,这就是她对我们绘本讲读的一个互动和反应。
对于2岁的多多,可能是因为参加故事会的次数还不多,可能也是对周边的一切环境很感兴趣,所以她走来走去,这对我的讲读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也是一种提升,每一场故事会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尤其需要提升对现场的管控能力。
可能我也还不大会在故事会中照顾这么小的孩子,因此以后要多加强,真碰上人多的情况,助教就必不可少了。
在讲完故事之后,有个环节一定要做,就是把书本合上,让孩子把书里提到的所有食物都说一遍,这对他们提升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是因为女儿听得实在太多了,所以她快速就说完了,没有给其他的孩子机会,场子一度冷了下来。
不过后来我又重新问“请小朋友按先后的顺序把书里提到的食物说出来?”这个提问的技巧就高明了些,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进行思考和回答了。
四、拓展延伸:用粘土制作小蛇或水果。
唉,不得不说,我的动手能力真的不行。真是越深入,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积累还越多,但我可能也应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自己擅长并且容易做得好的地方挖掘闪光点。
在这个环节,许老师提的意见很不错,可以先事先学几样,临场的时候再演示,效果可能更好。
不过好在有画室的张老师在,她真的是来救火的,在她的巧手下,捏了苹果、棒棒糖、甜甜圈,所以佳佳后来也捏了一个棒棒糖,女儿捏了小蛇,总算不至于颗粒无收。
最后还是不得不说故事会中我和女儿的亲子关系。
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表现都不如第一场,她直接在众人面前给我闹情绪,第三场的表现更糟糕,她大喊、跺脚、尖叫。她不愿意把胶泥多分给其他的小朋友。
当她闹情绪的时候,我其实很焦躁,但不得不冷静下来,因为我也很清楚她的情绪不仅仅是胶泥,还因为我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有时候我刻意地绕开她,我想她肯定感受到被冷落的感觉。
对于她的情绪反应,我当时确实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处理的办法,真的非常非常尴尬,但也只有冷静地等她把情绪发泄完,想着过后再跟她约法三章,一起探讨她的做法和表现应该要怎么样做。
我曾考虑过为了活动更顺利地开展,是不是不带自己的孩子出来,但正如许老师所说,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自家的孩子同样需要一场精彩的故事会。
好吧,那就把每一次的尴尬当修炼吧,不管是我,还是她,都需要学习和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