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教故事
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15:50 被阅读5次

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养深积厚》,原题为“弥天释道安”,主人公是东晋佛门领袖道安大师,另一位是当世大名士、文史大家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

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只为抢夺一位和尚。

道安大师是佛图澄的弟子,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正定)人。由于道安大师的手上,有一个隆起的肉瘤,世人又以“印手菩萨”称之。

道安大师是东晋时代中土佛教的中心人物,曾经在湖北的襄阳城弘法讲说达十五年。前秦的君主苻坚因为相当仰慕道安大师的德行、学问,于是以十万大军征讨襄阳,为的就是能够得到道安大师。苻坚曾说,襄阳一役,吾得士才“一人半”,其中的“一人”指的就是道安大师,“半人”则是名士习凿齿,可见苻坚对道安大师的敬重,而道安大师也曾多次劝谏苻坚休战,以避免百姓再遭涂炭之苦。

苻坚口中的“半人”习凿齿,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不但学问广博,而且辩才滔滔,可谓名满士林。其实,在道安大师未到襄阳城之前,习凿齿便已听闻道安大师的盛名,心里早就想与道安大师辩论一番,一较高下,于是特意修书一封,表达希望登门拜访之意。

这一天,习凿齿终于来到道安大师所驻锡的寺院。道安大师见到有居士来访,于是请问对方尊姓大名,习凿齿一看眼前的这位僧侣貌不惊人,不知道他正是道安大师,于是趾高气扬地回答:“你就传报:‘四海习凿齿!’”

“请问仁者的法名上下?”接着,习凿齿又傲慢地反问。

只见道安大师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弥天释道安!”

乍听此针锋相对的回话,习凿齿一时间为之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养心法语】在道安大师之前的中土出家人,都依其师父的姓氏为姓氏,或者姓康、或者姓竺等等,例如师父是来自安息国的就姓安,来自天竺的就姓竺。但是,自从道安大师说出“弥天释道安”一词之后,所有的出家僧人便都以“释”为姓氏了。名士习凿齿所说的“四海习凿齿”,意思是四海之内多闻我习凿齿之名;而道安大师则以“弥天释道安”回应,表示普天之下,只要有道、有佛法就能够平安。两人的机锋相对,可说是饶富禅意了。(中华书局新版《星云禅话·养深积厚》)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相关文章

  • 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养深积厚》,原题为“弥天释道安”,主人公是...

  • 禅师的故事:(1)可怕的黄金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 自我是一个幻觉

    一个故事 佛偶然遇到两个僧人 佛问第一个僧人,你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吗?僧人回答说是,...

  •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僧人在林间修行,草丛里跑来一只蝎子,蛰了僧人甲。 僧人甲疼痛难忍,捉住蝎子想要杀死泄愤。僧...

  •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僧人在林间修行,草丛里跑来一只蝎子,蛰了僧人甲。 僧人甲疼痛难忍,捉住蝎子想要杀死泄愤。僧...

  • 学会这十条,让你在职场春风得意

    正所谓职场如战场,要想在这个烽火连天,兵戎相见的地方争夺自己的一席之地,掌握相关的游戏规则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技能。...

  • 行动力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蜀之鄙二僧的故事,相信不少人听过。一穷一富两个僧人,都想去南海。结果穷僧人从南海回来了,富僧人还没出发。 富僧人说...

  • 法缘

    释法显,早于玄奘时期的西行取经者,西晋后南北分裂时的北方国家僧人,65岁为了追寻答案往西步行去佛教起源地取经...

  • 2、用redis实现简单锁解决并发问题

    总结:通过redis的set操作是否成功判断当前线程是否争夺到来锁,没有争夺到则一直循环争夺。为了防止无限时间争夺...

  • 五国山

    从前,在一个广袤繁华的地方,有五个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血国,最弱的是蓝金国。 有一天,血国为了争夺资源,发动了战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eb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