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闷或是不安定的时候,我经常会去打扫房间。毫无意外的,每次都能让自己心情好起来。当坐在窗明几净的客厅中,沏上一壶茶,焚上一支香,那份自在实是美妙。一杯热茶下肚,熨帖的不仅是身体。接下来,无论看书,或是发呆,都是愉悦的。
我相信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个过程中,其实想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行为本身,或者说一种心态。
遇到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人喜欢购物,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去大吃一顿。但我觉得打扫房间也蛮好,一不用花钱,二锻炼身体,第三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洞見和收获。
很多人喜欢瑜伽。其实瑜伽的本意是“相应”。瑜伽,就是要与最好的自己相应。经过一番努力,克服懒惰、怯懦、封闭,张开身心,就是与“最好”相应。现代人喜欢跑步、健身,道理是一样的。
有一位朋友说,她心情不爽的时候,就会去刷马桶。当那些污渍被清洗一空的时候,她的心情就像那马桶上青滢滢的光彩一样,焕然一新了。
从小到大,我看到我爸都是一个爱拾掇的人。每到下雨或是休息的日子里,所有的东西需要归位的、修理的、擦拭的,都要搞一遍,然后把家里再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我妈说他是“穷倒腾”。现在还是如此。帮我妹家带小孩,外甥在前面玩,我爸就在后面捡,等小孩玩结束了,家里依然是整洁的。这让我佩服不已。我对父亲的敬重很多时候是在这些细节上。这些细节在他为人处世上表现出的是章法。
这是一种面对生活甚至人生的态度与力度。
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对孩子也是重要的。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逻辑清晰,心态平和。家里一直乱糟糟、混乱无序的话,孩子则可能心情急躁,缺乏耐心,做事没有条理。
打扫,是一件与内心相关的事情。
外在环境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内心平和宁静的人,他的生活环境一般也会明洁有序,看世界也是清朗光彩。反过来,外在的失序也会干扰内心的安稳。看到厨房水槽里堆积的锅碗瓢分,卧室里到处都是的衣服,客厅茶几上乱七八糟的零碎,你肯定觉得“心塞”,甚至自己的生活都是“糟糕”的。这个并不难理解。
打扫房间,整理物品。让“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都能实现“和谐、有序”,并让“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都能呈现出富有弹性的“余裕之美”,这就是整理术“断舍离”的精髓与价值。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呈现,像目视到一朵花的盛开。
在清理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也会丢掉一些无用的负担。
把大象关进冰箱,拢共有三步。通过打扫让心情好起来,则可以分四步。这是我纯个人的学术提炼。即清理、明亮、复位、犒赏。
清理。把垃圾扔掉是必须的,顺带要把那些过期的、廉价的、不顺眼的东西,最好也扔掉,或者重新处理。把空间里物品的总量,减少到能让自己住在里面觉得舒适的程度。暂时处理不了的,可以按照“存放、归位、同类”的方法进行收纳。有人说,“舍的真理是让人面对自我”,如果你有能力,能将那些跟过去不好的经验相关的一些“纪念品”再扔上几件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明亮。清扫的过程无非就是“扫、擦、刷”。时间多就都擦了,时间少就少擦点。但是,最好抓住几个东西擦到最明亮,比匆匆忙忙地全擦一遍要好。洗刷刷,洗刷刷,快乐其实挺简单的,能出点汗就更好了。看着光洁如新的东西,那种快乐相当值得。
复位。我有个很痛的领悟,家里的东西最好都能有个固定的位置。这可能跟我经常找不着东西的糟糕体验有关。就像击球之后需要动作的复位,下次才能快速而有力的挥出。房间的物品也如此。有人会有强迫症,遥控器在茶几上一定要在某个位置上,距离桌子边几厘米都是固定的。这样未尝不可。如果这能让你觉得舒服。
犒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干完活儿了,其实做什么都是犒赏。跳起来然后将自己摔在床垫上、给朋友打个电话聊个闲天、看会书或着看一部电影。犒赏的作用是让自己的心安住。《维摩诘经》上有句很好的话,“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用心体会下那种“心净”甚或“心静”,你会喜欢上那种感觉,那种自己。让它入心。久了就会自动自觉的习惯性的去清理房间。因为它给你快乐。
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不快活”。快活就是要时时去剪除一些不必要的负累,也包括心理上的。于我们普通凡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反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乐之道。
只提供具有喜悦感&启发感的文字。我是贤杰,这里是我的聼賢小館。欢迎你常来坐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