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劳动教育原则

劳动教育原则

作者: 淡墨清荷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22:41 被阅读0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动技能和技术的培养,更应该渗透到人的精神层面上。

        那么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1、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四育相结合。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创造上达到较高阶段才能做到。人在精神发展达到这样的阶段,这时人不为公共福利而劳动就觉得无法生活,这时劳动使他的生活充满高尚道德的鼓舞力量,从精神上丰富集体生活。

        2、劳动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在劳动中有一种比获得满足物质需要的资料更重要的东西,即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电子的发挥,只有在那时候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也就是说,他为社会能够做些什么,劳动对他个人的精神生活能赋予什么,他的能力和才华在劳动的成就中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3、劳动的崇高道德性以及明确的公益目的。我们要教会孩子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服务,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中能体验到、感觉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4、尽早参加生产劳动。我们让孩子应该尽早感受到,没有劳动就不可能生活,劳动能带来快乐,能充实精神生活。我们竭力使劳动在幼年时期就进入儿童的精神生活。

        5、劳动的多样化。劳动活动要相互变换、交替和结合着进行。

        6、劳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我们要把劳动不断地进行,才能丰富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连续性,很多孩子就没有真正热爱劳动,劳动的创造性也没有能体现出来。

        7、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孩子们的劳动越接近成人的劳动,其教育作用也就越大,因为这样就越接近现实生活。

        8、使劳动具有创造性,而且手脑并用。

        9、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计较的衔接。我们的学生应当进入青年早期时,就要掌握范围很广的各种技能和技巧。

        10、生产劳动的普遍性。体力劳动,特别是那些不吸引人的苦活,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

        劳动教育的成功,要靠适当的方式配备物质基础,靠给孩子们恰当地确定劳动项目,同时也靠教育上合理的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劳动教育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fo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