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李老师的简书图片,文章在文末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道理:是正向的说教。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才能听懂道理。而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人,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懂的道理太多,听的懂却做不到,才会产生心理冲突。道理是客观规律,靠的是观察,具有逻辑性,反映客观,减少增多的特点。
心理:和道理是相对的,是固有规律,仅通过眼睛看不出来,靠的是体验,反思。比如,万有引力、风,水的温度……具有非逻辑性,是主观的体验,减多增少的特点。
串一串:止的技术:不再逃避,敢于直面。从哲学角度来说是物极必反;用老百姓的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如果赋予一定的文学色彩,就如鲁迅先生写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牢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曾参《礼记·大学》)
“咕咚来了”的故事。
启示:很多问题不是解决了,而是接受了。“症状”是搏斗的结果,而改变是从接受目前的“症状”开始,接受就是改变。作为一名咨询师,如果总想改变求助者那咨询效果肯定是不如意的。要创造差异信息,引起求助者的关注,与咨询师建立关系,然后通过“致病”(断指——癌症)来实现“治病”的目的。“致病”(癌症)是为了转移注意力。
串一串:解决问题:学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有类比和象征的能力。与自然科学不同,要有心理学头脑,不能量化,不能较真儿。有迁移(正向和负向)、原型启发和思维定势(笔的 用途,四个1111,驴子过河的故事)。
象征的能力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相关。如,受到攻击一方面是向外即还击,另一方面是象征化,通过梦等表达因受到攻击带来的负性情绪。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遇到问题不会象征化,容易向内攻击,压抑情绪。
启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效贫儿”。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咨询师不是给予求助者资源,而是要开发求助者自身的资源。引导求助者由外求变内求。
动力心理学的四个技术:面质、澄清、解释、修通。
心理学关注未病,关注“未断之腿”并发挥其作用。即代偿。能否代偿,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世界上没有残疾,只有心理残疾。
串一串:安全感缺乏——自卑(代偿)——苛求完美——抑郁、强迫、精神病(都伴随着焦虑)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有时空观念。通过举例杯子,解释体(物体本身)、相(呈现出来的区别于它物的形态)、用(功能)。
串一串:在脑中呈现出的杯子的相,即记忆,表象,这是心理。关键看杯子(物质)唤起了什么情感。即触景生情,而咨询师要做的是“按图索骥”,这里的图就是求助者的“情感,情绪”,“骥”有可能因为时间原因,变形了,也就是说,情感层面带给求助者的是相同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的情绪是稳定的,而象变了,蛇有可能变成了狗、蚯蚓……
合理:接受不确定性。主客观的统一。
串一串:ABC理论及四个阶段:A(事件)B(信念)C(情绪)
1.诊断阶段:想法是否合理。绝对化要求(三个词“必须、应该、一定”,想法不合理。在物质世界没问题,人的世界有太多不确定性);过分概括化(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即“特异功能”,但多数人不去挖掘自己的优势);糟糕至极(老想不好)。
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苏格拉底的产婆术);4.作业
启示:细节最能感动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敏锐,要用心。生活中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爱人、同事怎么说话,寻找他们的不合理信念。学习无处不在。咨询师的本领也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提升。(也是本次作业)
心理学发展阶段:1.来自于西方,有西方的语言讲述西方的故事;2.用东方的语言讲述西方的故事;3.用东方的语言讲述东方的故事。(见心理观点)
小结:道理、心理、合理,最终落实在(传统)文化上。
合理=道理+心理。心理问题是失衡所致,心理咨询就是要实现平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宋·苏轼)。
技术:记录情绪曲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