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对佛教的理解,佛教的核心观念是缘起性空,无常无我。菩萨是开悟者、修行者。
缘起性空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在鹿野苑讲法,构建了宏大的精神世界,称作“八万四千法门”,为人们提供不同苦难的解决之道,其中最为精炼的是《心经》。
《心经》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玄深的佛法以“观”作为起点,通透、深刻。“观”是“直观”和“正视”,经由“直观”和“正视”,产生“正见”和“正觉”。佛陀直观人生真相,发现的第一个关键字是“苦”,生、老、病、死、别、离都通向苦,为了躲避哭,转嫁苦,人们不得不竞争、挣扎、梦想、恐惧,结果总是苦上加苦。佛陀继续直观苦,发现苦的根源是种种欲望和追求,那欲望和追求是什么?值得大家为之苦不堪言吗?
在这个思维关口,不同等级的智者会做出三种不同的回答,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机制击败别人,实现欲望和追求;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努力实现欲望和追求,永不放弃;高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选择欲望,提升追求。而佛陀远远高出他们,他对欲望本身进行直观,对追求的目标和过程进行直观,然后发现大家最认为值得追求的东西,看似真实,却并非真实,万事万物的本性为“空”。【按:道家说无】
佛陀所说的“空”大致有三层含义:
- 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性”;
- 万事万物都不是稳定实体;
- 万事万物本应该空寂明净。
《心经》用“色”表示实物形态,用“蕴”表示身心现象,“色”有多种,“蕴”也有多种。《心经》开篇就说“五蕴皆空”,其中最著名的回转句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回强调,让人能过目不忘。
为什么万事万物皆是空?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因为各种关系偶然组合而成。佛教把关系说成是“缘”,把组合说成是“起”,万事万物都因“缘起”,所以不会有稳定的自我本性,所有的本性都只能指向空。这两层意思加在一起就是“缘起性空”。
这和西方哲学、现代科学的解释类似。 物理化学解释世间所有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因为一些“力”的吸引而组成不同的物质,在物质消亡后,又再次分解为不同元素。 但每种元素也没有稳定形态,它们由电子和原子核以不同配比组成,再往下细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由夸克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性空”不只是说拥有的东西终将逝去,而是说你拥有的东西,本质就是“空”。不是“易空”,而是“性空”。
“空”是一种无羁无绊的自由状态,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有。“空”是一个伟大的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
《心经》用了大量的否定词来阐释空,逼近空。它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生是灭的开始,灭是生的结束,或者开启另一个生,所以不存在纯粹的生和灭,它们不是彻底对立。在打通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之后,就进入了“空门”。
《心经》还用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一场“空门大扫荡”:
- 去掉感觉障碍
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系统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信赖,都不要在乎,视之为无。 - 去掉界限障碍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了很多界限,做出了各种界定,都要拆除。 - 去掉生存障碍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明、黯、老、死看似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但《心经》觉得这都是不同的“相”,无需解决。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能够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达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当修行者摆脱了种种相状,就能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大乘与小乘
般若的意思是大智慧,教你排除障碍,以“无”入“空”。般若的核心是度化,“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佛经大部分内容都在讲个人修行。个人解脱,个人超度已经实属不易,为什么需要拓展到众生度化呢?
佛教在阐明“空”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很快就遇到最重要的界定——他我界定。“我”是什么?我们知道,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物质都是“性空”,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继续推演,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于是,佛教以很大的力度,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我执”。很多佛学家把佛教的精髓归纳为“缘起性空,无常无我”。
企图“完满”和“成功”的个体,一定会与周边的环境产生区隔和争斗。只追求个体解脱,如果自己解脱了,而周围人没有解脱,为了守护自己的解脱,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但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俗语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把自己修炼成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如果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所以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菩萨就是普渡众生的修行者,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做不到众生超度,就没有个人超度。
佛家六度法门
佛家有6个度过彼岸的修行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布施:模糊他人和自我的界限。布施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把我的东西给你,而是不存在我和外人的界限,我的就是你的,你需要就拿去。 类似互联网的共享精神。
- 持戒:守底线。遵守基本的规则,如戒色戒嗔。
- 忍辱:以谦卑的方式消灭冲突。忍是消灭,把外界的伤害变成无害,而不只是吸收外界加给我的负面信息,做“垃圾桶”,核心在于转化的智慧。
- 精进:每日修行,每天都有进步,类似机器的RF学习规则。
- 禅定:打坐。
- 般若:大智慧。
佛教与禅宗
释迦牟尼悟道创立佛教,达摩是释迦牟尼二十八代弟子,在梁武帝时来到中国,面壁创立禅宗,禅宗在六祖慧能时达到顶峰。禅宗与净土宗是两大汉传佛教。
禅宗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心法也可解释为,无相,无住,无念,可以理解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而不往。
禅宗是一个超越宗教的生活哲学。通过内观反省来修炼,不打坐,不念经,主张通过日常生活参悟真理,直到悟道,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开悟见性)。但开悟只是起点,刚刚懂得“性空”,还要悟后起修,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修成佛果。
禅宗是无神论,不主张神创世界,反对偶像崇拜,反对经典,只是把佛作为j觉悟的先行者,是学习对象,众生与佛平等。
禅追求直觉,顿悟。但这种直觉是经过训练的直觉,直觉就是“心空”,保持脑中无念头,并且还要去掉控制自己不去想东西的念头。修禅就是要保持这种脑中无念头的状态,不被外界所干扰。
显宗与密宗:佛教经过尼泊尔传入中国,称作北传佛教,这又分为汉传佛教(显宗:佛陀公开的教义)、藏传佛教(密宗,佛陀密不示人的教义)。
玄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bo1re3)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蜜多,故得阿耨(nou2)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he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余秋雨译文:
一个能够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观照,发现世间种种蕴藉都虚空无常。于是,一切痛苦和灾厄都可以度过。
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都等于空。色和空没有差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
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的种种界定,都不存在。
在空相中,既没有无明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智,也没有获得。
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的解脱——涅槃。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觉悟者只要凭着大智慧超度,就能获得最高正觉。大智慧超度就是神圣的咒语、光明的咒语、无上的咒语、无比的咒语。这咒语能够除去众生的一切痛苦,真实不虚,那么,就让我们来诵念这个咒语—— 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
【舟】:无我就是消灭多样性,寻求归一,每个人都成为标准化的佛,千人一面。成佛即寂灭,世界再无声响,重归于混沌,重归母体,这也是一种恋祖情结,所以万事不能走极端。
参考资料:
- 余秋雨《写经修行》
- 《冬吴相对论210- 植物的智慧》
- 禅宗与佛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169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