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认识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张桂梅,我佩服她的爱生如子,她的傲笑病魔更让我折服,她的大爱无疆最让我敬佩。今天网课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校长赵国华老师讲授的,听着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我简直又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读”出来的人民教师,“写”出来的教坛生活,“讲”出来的教育人生,“干”出来的知名教师。从小由于家庭贫困受到老师的帮助得以走上求学之路,最后成了一名老师。他前后收养了十九名孩子,有的是孤儿院里的,有的是家庭特别困难的。最困难的时候,靠贷款支撑生活,但他始终坚信爱与陪伴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导孩子通过上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孩子收养后初中叛逆,高中仍然叛逆,这时老师的爱与陪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在北京学习的赵老师给他写了三十六页纸,一万八千多字的信。虽然孩子也好了一个多月,但最终没有坚持读书。赵老师内心时常感到疼痛、自责,因为自己没能让孩子继续读书。一年多后,有一天,家里收养的一个孩子告诉他:他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了那个孩子,他还想读书。赵老师觉得一年没读书还想继续读,那是不可能的了,但他还是去看了他。那个大男孩流落在街头,浑身已经破败不堪,看着都想流泪。赵老师什么话也没说,把这个曾经多次叛逆的大男孩带回了家,他说他还接着原来的高二的年级上学,不留级。赵老师把他送回了学校,每天陪他到深夜,孩子学习,他就在旁边工作,为了他,赵老师再次推迟了自己的婚礼。这个男孩从最初的班里倒数第八,慢慢上升到了中下游,到了高三上期已经上升到了中游,高考竟然考上了广东理工大学!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参加了工作,经常会和赵老师联系,喊他“老爸”。听了赵老师的讲述,除了感动,就是敬佩。赵老师用他宽容的胸怀,微薄的工资收入,帮助了无助的孩子们,成就了他们,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舍己为人的事情有几人能做到呢?
听他讲的另一个故事更让我钦佩到极点。一天,有人敲门,赵老师打开门一看:一个已经长得和赵老师差不多高的大男孩站在门前,他害羞地对赵老师说:“老师,您愿意收养我吗?”赵老师就问:“你怎么啦?”男孩说自己的父亲骑摩托车出车祸去世了,自己上面还有五个姐姐,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在外打工,母亲想让他退学打工补贴家用,但他想读书。赵老师一听他想读书,就答应了,然后给他找了高中,他去入学考试,结果五科一共考了五十七分,数学最高,只有十四分。赵老师看到分数,心里那个痛呀,简直无法形容!尽管如此,孩子还是想读书,赵老师每天夜晚陪他到深夜,给他讲各科的题,当男孩在写作业、做题时,他就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男孩从班里倒数上升到了中游,各科成绩除了外语差点,其它科目还不错。暑假里,老师建议男孩补课,赵老师为了收养的孩子已经欠债不少,没办法,为了孩子的前途,他向学校接了两万元给孩子补课,孩子高考时竟然考了四百多分,考上了贵州大学民族学院。这真是赵老师爱与陪伴的奇迹!
看看赵国华老师,再看看张桂梅老师,百度张桂梅老师,她获得了无数国家级荣誉,但她做这些事难道就是为了那些荣誉吗?我想她的初心就是为了帮助山区的女孩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继续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做贡献。赵老师也好,张老师也罢,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为了帮助别人家的孩子做了数不清的贡献的人,他们都是人间天使!天助己助者,连老天都在帮助这些努力奔跑的天使,他们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践行了习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于民”的理念,他们达到了大爱无疆的至圣境界!
我们是凡人,难以做到至圣,但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多关爱孩子,多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温暖与爱。《儒林外史》有言: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对于学困生不歧视,不打击,给他们降低标准与要求,让他们有学下去的勇气。我想等十年后,他们成长为大人,再次见到你时,他们回忆起小时候的事,一定会对你曾经的点滴关爱仍然充满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