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记

作者: 杨金花_849e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23:22 被阅读0次
    故宫记

    昨天,打卡北京的紫禁城,即故宫博物院。

    静儿和她家先生都不喜那地方,静儿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新龙则认为那里阴气太重,不干净;途中,静儿告知我杨老师(杭之先生)也不喜故宫,那是王权的象征,没有文人的风骨。杨老师钟爱孔庙国子监,在世时,游学必带孩子们瞻仰孔庙。

    但是我这个俗人,怎会有那般正气悲悯的情怀呢?故宫长城是北京的名片,来此我岂能错过?

    早上出门,又是接近两小时车程,十一点左右至长安街排队安检。

    长安街车辆急驰,一条宽敞普通的公路而已。而几十年前,十里长街送总理,那该是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场景呢?

    静儿告诉我对面是国博,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哇,沧桑的历史与庄重的英雄气在此交融,帝王与英雄早已作古,而今我一介平民到此一游,叨扰之处请见谅哈!

    至天安广场,一座城楼庄严挺立,主席曾在上面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国徽高悬在屋檐上,几面红旗在城楼上迎风猎猎,主席画像高挂在城墙正门上方,城墙两边贴着几个醒目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汉白玉石的通道处有几个士兵站岗,脸上淌着汗珠,神情刚毅,不可侵犯。

    我内心涌动着不可名状的激动,貌似被一股力量所折服了,是帝王气,英雄气?亦或是城楼的简朴大气,还是哨兵的军人傲气?都无从言说,静儿淡定地看着我一边咋咋呼呼,一边疯狂拍照。

    我俩随游人从天安门进,至端门,人流量可真大,我买了一幅故宫地图送给静儿。静儿对此很感兴趣,她要珍藏。我路痴一个,不感冒,静儿就是我的地图,像傻瓜跟着她就行了。

    广场的人群中,时不时走过几队士兵,士兵们尽显军人的风姿,这也算是故宫的一张脸面,故宫的一道风景线。士兵站岗,都是标准的军姿,正是他们的严阵待命,才会有每日数万游人的从容悠闲。

    静儿摊开地图,故宫可真大啊,像一个迷宫。静儿决定沿着中轴线进,即从故宫正门进。故宫一共九进,每一进,庭院中(御花园除外)都没有一棵绿树,有的只是金碧辉的建筑群。

    进午门,宫殿依旧是金色琉璃瓦,绿色横梁,红墙红柱,方方正正的,非常大气。两重屋檐,屋脊上龙与兽遥相呼应,怒视前方。庭院宽阔,没有绿树,一条弧线形的金水河横贯东西,河上并列五座汉白玉石桥,非常精美。桥的对面是太和门,门两侧各有一尊铜狮子,面带怒相,极其威言。

    这里没有繁复奇巧,有的只是几何对称;没有色彩的斑斓,有的只是金、绿、红的纯粹;没有山重水复的惊喜,有的只是四四方方的简洁。

    一切都是极简的大方,王权的专制与霸气依然可以感知。

    前朝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明清权力的中心,即皇帝办公区域。生活区域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各六宫,还顺带一个小小的御花园。

    正午,我们深入皇帝的生活区域时,遇到一群特别的游客——一位老师和几个五六岁左右的孩子,有两个孩子是外国人。老师是位中年女性,略胖。孩子们背包统一,胸前都印着四个字"四合书院"。原来他们是来故宫游学的。

    正好,蹭导游!

    "皇帝叔叔这里的石兽与前朝的石兽有什么不一样呀?"那老师和孩子对话真是亲切。

    "它的眉毛好大哦!"一孩儿说。

    "古人有句话叫非礼勿视,这里是皇帝叔叔的皇后和妃子住的地方,外人不能随便看的,所以门前石兽的眉毛要把眼睛遮住。"老师解释道。

    真有意思,这导游蹭定了。

    没蹭多久,那群孩儿走不动了,有一个孩儿纯粹把包拖着走。那老师便带孩子往回走了,真是可惜呀。

    还别说,这皇帝叔叔的家可真大,随处随时都能听到广播找人的通知,有的游客甚至在阴凉处睡大觉了,看来不少人走趴下了。

    永乐大帝当时真是大手笔,北修故宫。清朝皇帝霸占后,又继续扩建,耗费了不少银。

    下午逛了延禧宫,景仁宫等。还有好些宫没有开放。

    我们去玉器馆和珍宝馆走了一遭,倒是一饱眼福了。那些宝贝真是精致!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夕阳西下,快闭馆了,工作人员清场了。每回正入佳境时,流连忘返之际,我俩便要结束行程了。

    下次来北京,还来皇帝叔叔家,顺道做做功课,又顺道租一个讲解器。

    这次就当刘姥姥进大观园吧。

    2019-7-17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故宫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宫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kh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