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计划,这几天是想写敦煌的历史的。可是几次拿起纸笔,几次又放下了。
敦煌,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是一部辉煌了千百年,又被大漠风沙悄悄掩盖的传奇。
当初,乐僔和尚一路艰辛,向着佛光闪耀的地方走去。
他找到了那个地方,卖掉手里的小金佛,雇人在崖壁上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洞窟。
他要把佛光传递给更多的世人,给迷茫和苦难中的人以指引和救赎。
从他开始,一个关于敦煌的佛教故事徐徐展开了。
一年又一年,无数虔诚礼佛的人来了,走了,又有人来了。陆陆续续,源源不断。
洞窟越来越多,不少壁画被层层覆盖。
经济繁荣,佛教繁荣。
直到来自各部族的战马骑兵一遍遍呼啸而过,直到朝廷再也没有力气顾得上它们,直到敦煌人自己也没有力气再顾得上它们。
这个古老绵延的传奇慢慢的被掩埋在风沙之下。
是的,它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至少,它像一座文化的古墓,不言不语,在地下将所有的秘密藏在心里。
这一切,还都是美好凄婉的。
直到清末,当王道士发现了它,发现了它隐藏的秘密,凿开那道仓促修砌的墙后,敦煌的劫难从此拉开了序幕。
每每读到这里,总是不愿继续下去。
然后再次停止。
这段历史,是悲伤的,是不忍卒读的。
敦煌莫高窟,它逃过了历朝历代的战乱毁损,逃过了后周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
但是清末的这一劫,它没有躲过。
在被发现了秘密以后,莫高窟彻底地暴露在了傲慢自大的无知者、无耻贪婪的劫掠者、以及的自私刻毒的破坏者面前。
它被损毁,被劫掠,最终成了一块中国人无法愈合的伤疤。
它默默无语,却难逃厄运。
是的,文化的破坏不止是今天才有的。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一次著名的文化的破坏,但是这只是人们熟知的一次而已。
无数的文化破坏活动,在漫长的历史中从未停止过。
梁元帝肖绎酷爱读书,可是他在灭国身死之前,呼喊着“读书误国”,令手下烧毁了自己的10万卷藏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就连倪瓚,那个出了名的有洁癖的画家文人,也在遭到元朝政府一次次的打压迫害以后,一把火烧掉了自己毕生的收藏。
“无数的书册画卷,像失去了水分的枯叶,极速地翻卷和收缩着,最终变成一缕缕紫青色的烟雾,风一吹,都不见了。”
那些在战火中陆陆续续被损毁的,更是不计其数。
词人李清照,在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中,收藏的文物遗失大半。
那些遗失的文物,估计在奔逃路上的泥浆之中,无数的车辙碾压过,无数的脚踩踏过,早已被碾压粉碎了。
……
我们浩瀚的文化宝库,就这样一点点遗失,一点点散去,无数前人的智慧被永远消失在时间,更是人为的无情绞杀之下了。
而敦煌这段悲伤的历史太近,近到伸手便可以触摸得到。
敦煌的故事,我一次次想写,又一次次停止了,那是一段多么不愿意去触碰的历史。
我甚至没有去过那里,和一个好友数次谈论,要结伴同行,前往参观。二十年过去,始终在各自的生活里纠缠,终究还是没能成行。
这些年,陆续看过一些纪录片,还有樊锦诗老师的讲座。
我知道今天,那里的工作人员为敦煌的留存,做出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工作。
不过,它的劫难不可能忽略。
这是一个太大的悲伤故事。
写下它,很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