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就怕自以为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的?你以为你有满腔热血就够了,就足以战胜所有问题?再或者,你以为有关系,就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很多东西,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下了它的结局,以致于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把它限制死了。
一旦结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自己就无法接受了。
记得一个场景,是一部有关慧能的电影。其中,有一个反面人物非让慧能吃肉,不然就要杀了他。慧能没有办法,但是作为一个出家人又不能破戒。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慧能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张开嘴巴,把肉放在口中,停留了片刻。尔后,又把肉拿出来。反面人物不满,以为慧能在耍自己,更要杀了他。这时候慧能说“在你们眼里,我已经吃下了这块肉。”周围的人点头,反面人物无奈,最后作罢。
在慧能把肉夹到口中时,所有人以为他会吃下去。而所有人的眼中,也已经浮现出慧能吃下肉的场景。而对于反面人物来说,他心里看到慧能吃下肉,但是现实中的慧能却没有吃下肉。两种差别引起了他的不适,才这样冲动。
人的失望绝望便是由此产生。常常把自己所以为的当做现实,而真正的现实不适你说的算的。
我喜欢你,便抱着你也应该喜欢我的心态和你在一起。如果刚好碰上你也喜欢我,那便是缘分。如果碰到你不喜欢我,我能怎么办?相反过来的情况,你又怎么样?
不怕人无知,就怕自以为是。世间很多标准其实不是你自己的选择,而是别人给你的选择。你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是自己的选择。这种情况太多太多,比如此刻的我就在自以为是的说着大道理。而实际上是如何?我自己也解释不清。
我记得佛教里面的一些思想。他们没有自以为是,对很多东西,他们不抱有希望,因此也不会失望。可能有人会觉得佛教比较消极,但是佛教不是让人躲避问题,相反更是教人主动面对问题。
有些东西,需要看淡。缘分二字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很多东西不是科学所能解释的。单就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能用化学方程式或是生物激素或是物理电磁来解释吗?可能会解释一部分,比如多巴胺的分泌等。但是,为什么只唯对你就心动?或者对其他人的心动程度为何不如你?
不能强求就是,你不能用自己的自以为是去让别人怎么样。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自以为是的东西,不要强求别人如何。
可是如果一点自以为是也没有,人生又是没有趣味的。至于其中的度,谁能准确把握并且运用的游刃有余,那便是高于常人的地方了。至于普通人而言,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感悟,模仿自我斟酌。相信,慢慢的就能既不自以为是,也不会以别人为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