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经常跟家人斗嘴,看着他们用千篇一律,说了又说的话题给我开导,我的耐心全无。
就是这俩年,围绕我最多就是找女人,我的想法是什么呢?你们管我做什么,管到最后,我也不会听;因为,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不会迎合什么,去做不符合自身的事情。
有个同学结婚,结婚还没一星期,媳妇就跑了。结婚的那天,我父母就跟我谈,你看人家都如何云云的事迹;我都不屑于听,我心想你幸亏是我父母。不然呢?我肯定把你们全部隔离,一切联系方式都给屏蔽。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父母不管我,但是在发牢骚上面,父母可是没少说。
现在都强调佛系青年,我看待佛系青年,就是典型的无力。我感觉自己算不上佛系青年,在我眼中,佛教的核心,是更加野心的,因为他们想要把自我升华到最高的层次。按照禅宗的说法,达摩说入道的途径,一个是需要理入,就是需要壁观;一个是需要行入,指的四行。那么什么是壁观呢?就是无所得心,无住生心,明白那个寂然无为的本性的理。什么是四行呢?分别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法行,大致的意思是:对待苦的三界,对于贪嗔痴要应理处变,不要执着什么,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日常做事情下功夫,应自然流露,何必求个什么,所起的苦乐之心达到苦乐随缘,应空所有妄想,相应的欲无染无著的自净。
所以做事情,按照所谓大乘的禅宗说法,要走到体用一如,真如的跟宇宙万有无差别,所谓的差别都是妄想,让那些随缘生灭,从而自然空掉、放下。
我星期六那天白天,我坐车的时候,脑海中想起儒家的尽心知性,到了极致的程度,才能明德;而儒家又讲究存心养性,这里面的心性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心性就是人情物理通达,所以心性不能只算本身,而是与你有链接的事物,都可以都能做到念念是应合那个理。可是儒家讲的心,就是立命去帮人与社会;所以,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从儒家延伸来的很有道理。从在伦常生活中的行为处事,合乎心理的礼。但是,这样的解释比较理想,甚至看起来很好,在世间中未免有些高尚,不容易有具体的代入。其实在格物上来看也能通,什么是格物?就是在宇宙万有中得理得利,而所得,无不慷慨,从而无得为大得。还有一种比较现实的说心性的阐释,就是做事情自己做好,知道结果就去面对现实;在格物上,格物有静有动,心性是内、伦常是外,俩面一体,就是所谓的明理后行又合理。
在佛学上只要有六根就会产生欲,根就是欲根,所以佛学上有色空一说。什么是色?就是世间有的事物,还有跟你产生的情感都是有,但是这些本来是流动、是多变的。正如街边有一个石头,你需要器官才能接受这些,但是你没有接受到这个信息,在你意识中并不知道是否街边有石头;这个时候,你认为有也不一定是对的,因为石头有变数,你认为没有也不一定是错的,变数的时机有差别。而这些所谓的变数就是不确定的,所以叫做万行同摄,都是色相自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有些观点都是比较实际简单的道理,但是,你真正的去看古文,你不一定能看出来。那些书,需要有人给你点拨,你再去看就能看到另一个世界。我呢?也是胡乱看、胡乱想的,也不算得到什么传承,所以我说的仅供看着玩不必认真。
在禅宗总是讲心相差别都是虚妄,在基因上人真的造出来很多虚妄,例如道德、情感,其实在基因驱动上,这些都是多余与可笑的事物。但是,虽然这么讲,道德跟情感是人活的基本,也有利于人的发展;不应该只在基因驱动那个层面,去否定,但也不能只在道德情感角度去执着。虚妄不代表没有效,你看看这年头搞忽悠人的,动不动就是宇宙第一,世界之王,多少人跪拜、送钞票?还有的人搞神通,可以检测到地震、能够隔墙看人等,实际上佛教的神通是什么?是有名成就,不是超自然超能力,不过是解开自己的感觉世界,深入了那个理。
什么是有名成就?就是他耳朵器官跟大家功能是一样的,但是呢?他听到什么,他不被那些外物牵动,叫做有了神通。也就是到了某个程度,给你加个赞赏好鼓励而已。跟我们上学一样,颁给你一个三好学生奖励证书,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教材与老师,但是你比其他学生让老师们欣赏......
为什么现在流传的说法,有很多神秘色彩呢?
因为更有利于宣传,其次,更像是人言可畏。譬如,今天我告诉你,我吃了一个苹果,你扭头给别人说,我吃了一个大苹果,别人又流传,说我吃了一个仙果跟苹果一样大小;最后人群中,流传成了我是亚当在世,而乔布斯与牛顿都是我万千天才化身之一。我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也只好出现辟谣了,严重的声明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于是,相信我是神灵的,会认为我在谦虚,不相信神灵的会认为我是诚实。但是,我又经历了一个诱惑,因为流传的声音过于庞大,我已经可以做到,影响大众舆论的话语权;此刻我的野心有了,产生了劣根性,现实之中我穷的吃不起饭,买不起车房,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只要我开宗立派什么都有了。诱惑就在眼前,无奈只好做了教主,跟女信徒谈谈人生,跟男信徒谈谈理想,我有了钱、有了一群女人、有了不少跟天子一般尊贵的娃,更有了一群保镖和最昂贵的衣服、首饰、车、房等。
你觉得夸张?
那是你的蝴蝶效应没有持续的引起来。
如果不间断的流传,我相信我在几百年后,会成为万世师表、千秋功臣。这也就是我们古代的现状,也是宗教的现状;你去原本的学说,那些意思都是很简单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开始变了。所以,当你看书的时候,仅仅一本书,就产生几百个流派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信仰永远都是搞崇拜的,让人成为愚痴。
我还是小少年的时候,经常看各种语录,我越看越有动力;可是,我一样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传递的都是真善美,我整天不说脏话就难受,让我变得那么好,只能看着激动。现在再去看那么好的言论,我比较推崇,那些说的直白的;因为小少年本来就迷糊,你在包装那些言论,他们能懂才怪。或者,针对他们的语录,反着想想,咱不懂应变,就努力先做到虑变。
我到现在,我都会撒谎,你让我不撒谎,我也做不到。人际关系之中,有很多问题,你不想回答,就只好敷衍的应付;敷衍说白了,就是不对题说道,更准确点,就是撒谎嘛。
我最发愁的将来我有孩子,我的包容性是否有了。因为,我要去包容孩子恶的一面,他们将来也会嘲笑别人的短板,也会欺骗身边人,我不能要求他们做个好人与圣人。我只能让他们做个普通人,不去伤害他人,但是更多的是保护自身;当我看到现代的父母,在孩子不诚实甚至做点坏事的时候,那种失望与指责孩子的时候,我都摇摇头,你们把孩子想的太好。
我认为不应该把孩子去逼的那么好,他可能也会意淫漂亮老师,也会忽悠感情,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你真的要阻止他们恋爱嘛?我觉得我没有资格阻止,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做好安全措施,你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发生一夜情的概率是百分之百。为什么呢?将来的性会更加开放,人们更加会抛弃没有期限的婚恋,大家的情感都开始成为分段式的。例如,年轻的时候,跟谁同居,中年的时候,跟谁同居,老年的时候,跟谁同居等等;我认为每个人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另一半也是不一样的。
将来每个人都会经历十个以上的异性是普遍的,你不接受?你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就现在我就想问问,谁没有在床上邂逅十来个异性?可能男人需要花钱找,女人可不必,现在的女人基本都普遍的很。
这么多年的历史,都在压抑着女性,导致我们这片土壤,女性越来越重视权力,更加的趋向自由。
婚姻就是枷锁,爱情如果有一方没有自我认同,也会走向枷锁。爱情只需要各自主观看上即可,婚姻需要物质,以及其他的考量;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离婚是常态,情感是多变的。
结婚后,媳妇怀孕了,不能做了,你说你出不出去找?你不找,整天在家里打飞机,能解决吗?我认为基本都会去找,当然不是怀孕后不能做,可以但是需要小心翼翼,男人很难能接受那么温柔的形式。
男人做那事喜欢能让他们威猛的女人。
干,就完了。
实际上,做那事更多的是兽欲,人不要欺骗自己,人就是动物,动物就需要强硬式的泄欲。在科学研究上,强奸是有利于男女基因的,因为强奸能更加衍生基因传播;可是,不利于基因传播后的成长。我想过一个问题,强奸真的有罪吗?在意愿上是伤害了被强奸者,但是在基因上是没有罪与不罪的,所以,强奸的是被赋予的价值观认为那是有罪的;要是扒开人的大脑隐秘,谁没有做精神强奸过?有的女性就喜欢SM,她们需要哪些刺激,那看起来比强奸还残忍,但是当事人是真的在享受。
很多人看到不容易接受,都跟宗教情怀差不多,宗教容易让人的大脑不进化,进入肤浅被控状态;文明遇到宗教,即是退化的过程。你觉得在以前的西藏人王加法王的密宗不就是最好的案例,比朝鲜更癫狂。如果只要进步,肯定会放下那些枷锁,而是去追求效果与成果;道德在进步上,就是枷锁的最好案例。
你可能会说,道德是维持人更好的,怎么会成为枷锁?你要做人体结构认识就要解刨尸体,你要做爱情剖析,会需要打破,爱情的纯洁,还需要深入的找出那些隐秘的阴暗面。
在传统文化上讲究入世与出世,就是入世就是要建立,出世就需要打破,其实到底是建立还是打破,并不是关键。跟做产品一样,产品创新看似重要,但是主导还是市场;以前信教的多,讲出来一种不可知论,就是没有证据证明神是存在的,所以目前不相信神是存在的。但是,那时候其实就有,完全否定神存在的说法,不过不适用那个大环境,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不过,还是有人去相信神是存在的,很多人说,宗教信仰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也会做慈善等等;意思是本拉登做慈善,就证明他们值得学习吗?
做慈善的人,只能说做慈善的行为是有益处的,并不能等同那个人如何。
我跟朋友去唱歌,他叫了小姐,我那时候第一次真实看到那种场面,我们找的也是一个小KTV也不算大。先是上来一排,让我们点,他点了那个穿红鞋的;你能说,我因为他叫了小姐,我以后不跟他交往了?
不能这么说,人都是有欲望的,尤其是男人;男人找小姐的,我从小身边应有尽有的。可是,我就是一次没有叫过,真正有自我认识的,是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是不容易被带坏的;而且,那个小姐,我还跟她说了几句话。
她是96年的,18岁就不上学了,不过我看着面容化妆搞的很严重,下巴非常的尖,我当时判断肯定有点微整吧?我还摸了摸下巴,还加了微信;本来想跟她聊聊的,我比较喜欢那种有经历的小角色聊天。
我就唱了几首歌,我唱歌要命,但是勇于表现,我觉得现在好多了,不因为别人的身份,就带上有色眼镜。别小瞧那些小姐,人家可能赚了钱,给家人买衣服,给家人分解负担。咱们可能赚了钱,都想不到家人那一块;我就想不到家人,今天双十二给家人买东西,还没有让他们满意,心想,以后再也不给你们买了。
但是,多数去找小姐,都把小姐看低,我觉得那些人都自相矛盾。花钱叫了人家,你们可以在一块玩,但是不必欺负与不尊重人家;我认为去做小姐的,好吃懒做与想走捷径的心理肯定是有,但是更多的是对于社会无奈。你说有一天我破产了,我可能连做鸭子的条件都达不到,那个位置的竞争与条件都是比较现实的;再说,要不是没有其他路,都不要走那个看似下贱的职业。
其实,那些职业通常都是朋友介绍去的。
做了小姐后,你想要脱离那个身份,最难得是脱离朋友圈。你想赚快钱、那种抽烟喝酒,把现实看的残忍、无情的扭曲心理价值观还是次要,最难的就是你不做了,你身边的朋友,还在做。
就例如我,我不找小姐吧?我认识的几乎都找,就包括一些能力挺高的,也会找。你让他们学学情感心理,去搭讪追求?对于他们是浪费时间,他们更喜欢找那种私人会所的小姐,花个几万块,找个学历高,又漂亮的,陪你打打高尔夫,做做精神交流等。
师弟给我传递过一个观念,做团队一定要允许你里面的小伙去找小姐,而且必要时候可以提前把他们的薪水给他们,还要多给点鼓励他们消费。
为什么呢?
大家都是年轻人,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他连谈恋爱都很难空出时间来,人家就是为了赚钱,过点好生活。这个时候,你不能满足他们性欲,人家赚钱有什么用?你要鼓励他们找,不是那种嘴上的鼓励,也不能嘴上鼓励,就是多给他们点奖金,或者他们要钱的时候,不要那么太为难他们。必要的时候,还要带他们去好的地方,让他们开开眼界;让他们迷恋上那种花钱是大爷的心理,所以做事业的时候才有动力。
我当时说,你怎么不跟他们谈理想?
他说,他们的层次还不到。
确实,人家还不到那种,不考虑物质,去考虑人生价值的层次,你跟人谈理想容易造成虚伪。年轻小伙子,每天十多个小时工作,就是为了物质变好,让自己吃喝玩乐爽,要鼓励那些人消费。师弟做的很绝,他是不允许团队赌毒,因为这两样会蔓延,只要有发现,会严格处理。但是你出去嫖,他不说鼓励,也不说阻止,但是行为上是鼓励的;还让你见识高消费的嫖法,为的就是让你学会享受,迷恋上又存不上什么钱,做事情才有动力。
他鼓励人虚荣,根据他的说法,只有虚荣才是最大的驱动力。
为什么呢?
你去看看当一个女人虚荣的时候,在基因上最珍贵的器官,都会当做筹码。但是,一个男人的虚荣,更多的是自尊的虚荣,男人的虚荣很少是为了攀比,多数是为了被重视;女人跟攀比沾边,为什么呢?就跟男人身边的朋友都有50W车,他就像有个30W的车,为的是能够玩到一块,有那种重视心理的自尊心。女人反而她有包,我就要有限购的包,所以,在某种程度男人需要的是存在感,女人需要的是优越感。
但是,我就在想,我为什么身边人都找小姐,我为什么不找?
其实,实际的原因,我认为那并不能显示我的存在感。
只有思考的时候,才会显示我的存在。
我最大的快乐,是因为自我思索,想出来更精髓的见地。
我思索的时候,觉得比做爱爽多了,而且很容易有自我满足,也不像做爱那么虚脱,反而精力十足。
当然,按照佛教的概念,咱们都是被骗的。
为什么呢?在原始的佛教,我的概念是假的。
但是,在汉传讲究的真我等,实际上都是来源于印度教的思想,所以说,汉传佛教在来源上,是不是佛教很不具有说服力的。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心性,在修行的也不是都承认有心性这个东西,所以,不少在证实例举上,大乘已经被指不是佛教,或者灌水的佛教。
但是,要是在我的概念是假的,人要为什么而活呢?
如果为了外在形象与物质去着重,在间接上也算是惩罚内在的自己;如果,为了内在,间接上就是看淡外在形象和物质。
内在是什么?
仅仅是活的时候的一种感知?
可是,感知跟实际情况又是两回事。
可能这就是所有感知都是虚妄的,但是所有虚妄的感知,都可以让你有实际的提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