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心理学的了解对教育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心理学家阿德勒写的《儿童的人格教育》。
在教育如此得到广泛重视的当下,身为老师或者父母,我们需要清楚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好孩子?怎么去教育孩子—从何入手?用什么方式引导孩子去往最重的教育目的?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里,我们都能获得答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阿德勒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个体。陶行知也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这是一位合格的教育者应当牢记的思想。
而如今,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好孩子?对父母而言,是想要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中国普遍的教育已经功利化了,学校和家长都在孩子的知识量和技能上努力,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最基本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只有当孩子的人格完善和健康,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合作,孩子才可以有稳定良好的处世方式进而获得光明的未来,我们的社会才会被推动着前进。
人格的统一性
想要去教育,先要去理解。
阿德勒给我们提供的切入点便是了解人格的统一性。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的指引的”,我们教育者经常犯的错误是,只从孩子的一个行为片面给孩子定罪,直接对孩子的该行为给以予惩罚矫正。例如,孩子总是忘带课本,老师可能会直接定义成这孩子上学不用心。但这个行为可能是因为,在家中,从小母亲把这个孩子的生活给包办了,大事小事帮他做好,母亲认为到了上学的年龄段,是要放手了,变撒手不管,孩子对外界的依赖性已经存在,这时直接让他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儿童在进入学校前,家庭对他人格的养成已经打下了基础。
只有我们了解了儿童行为和人格的统一性,我们才能知道在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养成孩子好的人格,以及更加准确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自卑与超越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独特的部分,他认为自卑感和追求超越是人们行为的内驱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性驱动力”的说法。中国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差不多的意思,人们会因为自己遭受逆境而更加愤然前行,想要超越于他人的这种意识。并且每个人从出生起都带着自卑感,想要学说话,想要独立行走,想要同大人一样做事情,之后到学校想要获得好成绩,想要获得好工作,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等等。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这话肯定没错,对到这里的读者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孩子也一样,他也会想要获得超越变得优秀。儿童的的行为会以追求超越为导向。身为成人的我们只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引导,让他朝着追求优越性的方向稳定走过去。
我们以上了解了,人会朝着追求优越性并且以整体的人格为背景去行为。
我们便有了明确的方向,一是养成孩子良好的人格,而是引导孩子以恰当的方式追求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一定是要益于社会的,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整本书看下来我总结了教育孩子时的关键词。
民主 理解 关心 鼓励 耐心 宽容
民主:蹲下来,问一下孩子真正想的是什么?尊重孩子的个体性。他是不爱上学还是因为学校有他不喜欢的事情?
理解便是上面说得,从人格的整体观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要片面盲目地给孩子下定义。
关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适度关照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鼓励:惩罚孩子没有意义,每个孩子都想要获得认可,没有不想要变好的孩子,就算那些表面上自暴自弃的孩子,内心是是需要被人肯定的。只不过对环境失望了之后,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获得人们的关注。我们的一点点肯定,会让孩子慢慢建立起信心,从而有勇气追求优越。
耐心:教育孩子绝不是一蹴而就,你的耐心教导,总会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
宽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的长处不同,教育不是为了制造千篇一侓的螺丝钉,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空间,或许会有奇迹。
书中有一段很好的总结:认可孩子的独特性,给予孩子爱、尊重和平等感。鼓励孩子纠正错误和发展能力,指导孩子在奉献中发现意义,给予孩子合理的成长挑战,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富有合作精神。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被认可感,在征服困难中感到自己的力量。在成就奉献中感到满意,不害怕尝试和失败,并以安全和友善的眼光看待世界。
教育孩子是一段很辛苦很漫长的路,但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社会,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多去思考多去学习并且谨慎而努力地做到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任意的把自己的情绪倒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