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所著《差不多先生传》,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
时代的车轮一直前进,但“差不多先生”在职场中依旧相伴于你我周边。
一项工作,需要双方协助数据,上报的人觉得差不多交差了就行,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与否似乎没有那么重要;而接受的人费时费力核对一个个数据,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项工作,截至日期是昨天,但今天还有未完成的,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昨天和今天一样,差不多就行了,给你道歉,直至你原谅,然后再循环往复。你不说,影响到你的工作进度;如果说了,别人会说他有他的理由,是你不近人情。
一项工作,分工不是那么明确,你分发下去后,别人会说“我不会、我不懂、我没做过,你帮我吧,写写画画差不多就行了”,然后这项工作就成了自己独立完成。
想必跟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憋屈,到后来慢慢的同化,也成为这样的人。拒绝做“差不多先生”其实是对自己负责,积累经验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好。换个角度,我们成为那个需要协同配合的人,遇到同等情况会怎样,所以从自己做起,成为一个靠谱的人,拒绝做“差不多先生”。共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5846/523e79078b5bd5f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