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个人亲自策划组织或参与策划的活动也有不少,像公司的团体活动运动会、羽毛球赛、团拜会,或是部门的团队出游等等,当然有做的不尽如人意的,也有比较出彩的获得大家认可的,正好借此机会总结经验,分享进步。
一、清楚活动目的
每一次活动必定是有其核心目的的,活动的开展务必围绕该目的进行。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我想说的是千里之行始于方向,假如一开始方向就错了,那走再远,付出再多亦是枉然。活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在于领导层级,作为活动策划组织者需要做的是理解领导层的意思,从而开展工作。当然,如果想做得更好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提出活动想法,提得好的想必会让上级对你刮目相看。
再进一步说说“目的”,比如经销商年会概括起来的关键词语有两个,即“总结认可”和“增强信心”,这一年做得好与坏、得与失,做得好的要重奖,做得差的要鼓励,以未来的产品规划增强信心等等都需要通过会议报告传递出去,而不是单纯的把人聚起来嘻嘻哈哈觥筹交错就能完事儿的。而像部门的团拜会这类活动也有关键词,即“团建”和“放松”,这类活动在策划的时候可以娱乐性强些,毕竟工作中碍于层级的关系大家相对生分,在这类场合需要打成一片的效果,破除层级间的壁垒,要让人感觉到工作中严肃认真的人在私下也有逗比的一面那目的基本达到了。
二、全面策划
理解了上级所传达的活动目的,接下来便是策划。这是一个烧脑的过程,作为活动策划人也需要先有一个“闭门造车”的开始,把“目的”消化后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网络收集的信息先设计出活动的雏形,比如部门的活动是按照传统的吃饭唱歌呢?还是搞个拓展再吃饭?更或者来个联谊等等,这些是框架。框架搭好后需要往里添砖,那就是大致的项目,比如搞拓展有那些项目适合你的活动对象,适合的往里面放、不适合的拿掉或换掉,让活动更贴合你的对象,并合理化单个项目间的顺序,比如按照“刺激-轻松-刺激-轻松”的顺序进行编排,而不是“刺激-刺激-轻松-轻松”的方式,让参与有个心理的起伏,不至于太累或太无趣。
大致完成活动的串联后需要与有经验的人进行讨论,我始终坚信策划方案没有完美的,只有更好的!经验告诉我当我独自完成一次自以为不错的策划方案后,经过与他人的一番讨论我或多或少会有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合理的进步,所以在“闭门造车”之后非常有必要进行头脑风暴。
把相对合理的策划方案反馈给上级,进一步确认,有问题调整,没问题进一步细化。
三、实地考察
前期方案的设想、头脑风暴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假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先到计划地点进行考察,再行策划会相对合理省力,但往往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所以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如朋友评论、网络评价、电话咨询等信息进行了解。待条件OK再到实地考察了解,而这个时候又会发现方案中出现较多考虑不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最可怕的则是现场情况与之前设想的情况相去甚远,那基本上之前的方案就需要推倒重来,而此时plan B则显得尤为重要,后备一个方案会为我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也能从容面对。
四、分工合作
一场好的活动靠一两个人是基本没法达成的,往往有一群人在运作,通常需要要有细致的分工和明确的责任人。这里不得不谈一下年会的血泪史,前些年公司的经销商年会基本是我们部门在统筹运作,人手少事情多,一次年会下来大伙儿都得掉层皮;近些年开始有了其他部门的协助,原本是值得庆幸的开始,可协助而不负责这很致命,协助部门的人员多半不用心且遛岗怠工,最后活儿基本还是落在我们部门同事的头上;而今年,我们不一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那块出问题直接追责部门长,不得不说效果杠杠的,而经销商对今年年会的评价也很高,关键是各部门同事都能全心投入了,而不像以前那般袖手旁观了。
但是,如果在资源有限、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则要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懂得那些是关键的紧要的,那些事次要的,在推进中如果面临取舍则可坚决果断。
以上几点便是近年来参与公司活动、会务等工作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