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视觉艺术,通过照片承载创作内容,当中的一切元素都是摄影师用于表达的语言。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由于技术的限制,只能拍黑白照片,爱德华·韦斯顿、理查德·阿维顿、安塞尔·亚当斯、尤金·阿杰、曼雷等一票大师通过黑白照片让我们领略了摄影艺术的超凡魅力。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拍摄彩色照片已经稀松平常了,但依然有人喜欢创作黑白摄影作品,这一定有些什么原因,不仅仅是“装”。
Photo by Noell S. Oszvald
黑白照片的特点
1、无色
第一大特点,就是没颜色,这简直是废话,但随之带来对照片的影像却不是废话——更方便强调摄影师想要强调的内容。啥意思?通俗一点说,照片中的色彩如果影响了照片的主题,就需要咬咬牙,干脆将照片的色彩屏蔽掉,让更纯粹的黑白灰来呈现。黑白灰,就是影调,也就是明暗关系。
琳琅满目的美食和秀色可餐的美女相呼应,如果变为黑白,表现力就减弱很多
2、更强烈的影调表现
既然照片完全以黑白灰来呈现,那么影调的作用就会被放大,因为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聚焦。明暗关系的反差、过度就显得更重要,不仅仅是照片整体的明暗变化,局部的黑白灰的关系甚至要做到比彩色照片更加细致入微。当黑白的照片将影调处理到更精准的状态,它所带来的质感、结构、光影等的视觉冲击力甚至会超过彩色照片。
黑白更强调影调变化,明暗的反差关系会更局视觉冲击力
3、抽象感(写意)
从创作语言上来说,没有了色彩,就减少了与现实的联结,抽象的表达就自然体现出来。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国画”大多以单纯的黑白灰调子来创作,画出来的内容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却通过抽象的语言诠释出巨大的信息量。
彩色更接近肉眼看到的世界,黑白向抽象靠近
黑白更具抽象性,第一眼看上去,人物仿佛以色块来呈现
4、复古感
黑白的照片拥有与生俱来的复古感,很大程度是有余摄影术发明之初技术的限制。当我们看到黑白的照片、影像,仿佛当时的那个年代没有彩色的事物,其实是一个错觉,那时候的天可能更蓝,水也更清澈。“复古感”是摄影发展至今时代赋予黑白照片的关键词,我们在创作时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拍摄具有复古感的作品。
复古感会让人显得不那么稚嫩,同样一组照片中的彩色与黑白有明显的差异
5、严肃感
和复古感有些类似,“严肃感”也是黑白照片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即使是黑白照片,以前的人们能够拍摄一张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总是腰板挺直、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生怕把拍照的机会浪费掉,所以大都把自己最“正经”的一面留在相片中。当然,这种严肃感并不完全是因为技术的限制。语言中形容美好的世界,大都类似“色彩斑斓”、“多姿多彩”,而相对负面的情绪会说整个世界都变成“灰色”,这也反映出黑白照片它内核中所包含的“严肃感”。
这个照片很有名了,左边是后来有人上色的照片,如果不了解背景,淡看照片可能会误以为是耍流氓吧
适合黑白的照片
综上所述,根据黑白照片的几大特点,已经能够窥见一二。总结一下,大致是这样的照片:
·无需用色彩表现内容的照片
·表现更纯粹的质感、结构、光影的照片(强烈的影调关系也更适合表现抽象内容)
·希望呈现复古感或者严肃感的照片
针对不同的摄影创作内容,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人像摄影
可控的创作完全取决于摄影师的意愿,服务主题就是王道。黑白的人像往往会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质感表现来服务主题,比如较为常见的饱经沧桑的老人肖像。
小清新通常都不适合,会有一种老清新的感觉
·时尚摄影
取决于是呈现商品的商业片,还是写意的时尚风格创作
Photo by Richard Avedon
中国版《Vogue》2018年5月时尚大片 | 摄影:Sølve Sundsbø
呈现服装的商业片如果变成黑白,设计师、造型师、客户等人恐怕不会很开心
·静物摄影
类似时尚摄影,写实还是写意的区分
太出名了吧,可这显然不是用来卖蔬菜的照片,而是抽象表达
商品,如果不是无色的东东,你想做成黑白的话……比较罕见
·风光摄影
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城镇,现实充满色彩,黑白更强调意境的内涵。黑白的风光摄影往往具有一定的超现实感。
一看就是写意风景照 Photo by Dermot Russell
一看就是展现大好山河的照片 Photo by Merlin Kafka
·纪实摄影
主要看画面中的色彩是否画蛇添足,当然“严肃感”往往也是纪实影像的重要考量。
凡事没有绝对,当我们了解了黑白照片的特点,以及一些创作规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结合我们自己的想法,去遵循或者打破规律。
公众号:视觉灵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