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10日,网课第三天。
上午整理孟母文化喜马拉雅音频《培养优秀父母的规律——避免孩子的能量固结》。
有一位妈妈曾经找到胡老师咨询:她说她的孩子今年七岁了,很喜欢吃蛋糕、喝碳酸饮料,爸爸不让吃,他每天都要偷偷地缠着妈妈,要到别人家的时候,只要有蛋糕可乐,他就不断地也不顾爸爸妈妈对她的反对,她会美美的吃上一大顿。出去点餐她也要缠着大人点,就为了这几样吃的,家里经常发生摩擦,父母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执,好像孩子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这到底该怎么办?
很显然,这个孩子发生了能量的固着。她的注意力常常在几样吃的上面,当孩子的注意力和着能量被这几样东西吸引的时候,他哪里还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的爸爸当然是出于对孩子负责任的角度,希望他吃健康的食物,多吃饭少吃零食这都没有错,这是任何育儿理论不论你是哪一派的都赞同和提倡的。
可是,一个孩子发生能量固着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他把精力花在了这里,用在建设性事情上的能量就少了,当情绪环境不再约束他的时候,他就会加倍的追求满足,他就时时盯着它,盯它一辈子吗?到底让他喝一罐可乐弊端大,还是让他一辈子都惦记着可乐弊端更大呢?
其实,孩子的能量是流动的,只要一件事情满足了,他就不用永远的惦记,即使孩子最爱吃的糖也是如此。有些孩子见到糖果非吃不可,有的孩子就可以拿着糖也不吃,因为在他心里头没有那么强烈的可求,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有趣的事情吸引走。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发生能量的固着。宁愿短痛一时,也不要长痛永久,这也说明任何一个理论坚持过头就是错误,顺其自然,当曲则曲,当直则直,才是最重要的育儿理论。
那么,想要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爸爸妈妈,我们为什么让孩子能量固着了呢?
首先,家长对某些事情限制过多,孩子适当的满足就不会贪婪此事,而家长紧张的态度强化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注意。其次,家长在限制时可能采取了强制性手段或者态度强烈,如果是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对孩子的情感伤害是小的,孩子发生能量固着的可能性也小,而受伤的情绪让孩子对这件事情刻骨铭心,更加容易固着。
如果一个孩子发生了情绪上的能量的固着怎么办?我们说放手,放手撤掉强拉的外力,让孩子内在的机制自己起作用,孩子的不满足得到了补偿,他的能量就会流动,就不会总在那件事情上打转。有人说放手还不乱套吗?比如说孩子吃糖这件事情,哪有孩子不吃糖的,放手让他去吃,那他还会吃饭吗?本来死死卡着,乍一放手是会出一阵子乱的,但是只要你能坚持过一段时间,相信一定会柳暗花明,实际上世上并不是只有糖好吃,即使再好吃的东西也有吃腻的时候,或者只让他吃糖,不让他吃饭,很快他就会说:那还是饭好吃。
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本本主义,没有实质性的回答你的问题?或者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不是,请你看一下一位妈妈的记录。她说我的女儿曾经非常喜欢吃糖,一岁半以前我几乎没有给她吃过糖,后来姥姥偶然的给他买了一块橡皮糖,小姑娘这下可是爱上了吃糖,我们常常只能给她拿一个糖出来,要是把糖袋子给了她,她就把着不放,平时好像也相安无事。可是一到别人家只要桌上有糖,她就老想着去吃,吃饭也顾不上,很没有品相,上了幼儿园不知是到了适应期的原因,有一段时间孩子变得非常积极喜欢吃糖,每天早上一醒来她就会说:妈妈我今天吃糖了吗?然后,就开始粘着要吃糖,每天这件事情都弄得妈妈非常心烦,有时候呢忍不住会发脾气,可是无济于事,第二天这一切又重新来一遍。春节回到老家,她就看到侄子侄女没有那么恋糖,家里管的也不严,这位妈妈心里就想,可能是我卡的太严了,怎么办?那就放开了吧!一开始她还和其他的妈妈一样觉得有所顾虑,对放手这一招到底管不管用心里没有底,害怕孩子真的光吃糖不吃饭。但是,想想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一试。那么,这个妈妈就对孩子说:妈妈以后不严格的限制你吃糖了,只要你喜欢吃糖吃一些也没有关系,进了超市每一次都由孩子自己去挑糖,她挑各种各样的花色的糖,买一把回来很高兴。幼儿园放学回来一接上孩子马上给她递上一颗,有时候,即使吃饭的时候,只要她想吃也给她一颗,奇怪的是她吃完糖也不耽搁吃饭,反而总是惦记着赶快吃完饭好去吃糖。吃塘的时候也不耽搁吃饭。当然呢,这个妈妈还是不够洒脱,有时候不愿意让她吃。但是呢,她就会和她商量而不是强求她。总之,当她觉得只要他想吃糖的时候就能吃到糖的时候,她都不急着想要吃糖了。变化的标准是什么呢,有时候她可以拿一口袋的糖,一上午一块儿也不吃,而以前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当然,现在她还是喜欢吃糖,但是可以商量,而且一天也就吃一两颗了,整个人的变化,也就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时间并不长,阵痛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她说:“我嘲笑自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一开始就自然而然,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各位亲爱的好朋友们!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爸爸妈妈,优秀的父母,就一定要记住,不要让孩子的能量固着在童年,如果一个人把能量固着,他就不能够正常的发展。在我们的现场课程上,我们也会讲到孩子在各个阶段他的能量是怎样的。所以,各位:不必过早的去让孩子学会什么本领!只要把他的情绪能够不固着,打通了能量,让他和父母之间的亲人关系搞好了,就是这个孩子最大的福气。
反思: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毛病?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事实是,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不可为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平时听了太多的“不许”,他对这个词已产生“心理抗体”了。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醒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然会使水变甜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