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里的罗辑思维第744期里分享了一个话题叫做“什么是创新”?
提到创新,我想我自己也算是半个创新行业的一员,硕士期间做media art 相关的科研的时候,每天都和小组成员绞尽脑汁想idea, 拼命想要“创新”,那个时候的我们认为的创新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和过去或者现在有的作品不一样!结果就是每天都在各种痛苦和惊喜中度过,惊喜的是每天我们苦思冥想都能想到几个我们认为的新创意。痛苦的是,经过详细的资料查询之后,总会找到类似的。这让我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当时大家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在地球的这边想到一个idea的时候,其实地球的另一边有一个人也在和你思考着同样的问题。直到我今天听到罗辑思维之前,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罗胖提到一本叫做《精进2》的书,这本书的内容号称是“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连罗胖第一眼看到之后,都觉得这是在吹牛。但是当他读完这本书的内容之后,他发现,还真的是可以解锁万物的。
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进入了人类的视野,这些事物,就是人类世界中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轮船是航海问题的解决方案,组建一个团队,是提高工作效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万事万物都是解决方案。
再深一步,万事万物,不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也内涵了一对矛盾。比如罐头,你不仅要让它更密封,更结实,而且还必须得让它容易打开。这样一看,密封结实和容易打开就是一组矛盾。再比如组建团队,增加人手是为了提高效率,但是人一多,沟通成本就跟着增加了,这又会降低效率。这也是一组矛盾。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组又一组的矛盾组成的。那么这和创新又有什么联系呢?
不如我们先思考一下:创新的本质是什么?罗胖在读完《精读2》之后的体会是:创新的本质,就是找到万事万物内涵的那个矛盾,然后把它转化成别的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大部分努力都不算事创新。因为绝大多数的努力,都在原有的矛盾里打圈圈,没有推动老矛盾转化成新矛盾。我觉得这一点在科学研究领域同样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都没有达到真正的创新的原因也出在这里。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创新的人呢?
所谓有洞察力的人,就是一眼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核心矛盾的人。而所谓有创造力的人呢?就是能把这个老矛盾消灭,然后转化成别的矛盾的人。
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他就创立了“问题解决通用技术(TRIZ)”
阿奇舒勒就认为: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就拿刚才说的食品罐头为例子,密封性和易打开性是相对立的两个因素,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兼顾两者呢?对,要认可这个矛盾,然后把它兼顾了。虽然这是一对矛盾。这就是所有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起点。顺着这条思路,就容易发明易拉罐罐头,或者是罐头开瓶器。
要成为一个创新者,不是要找到那些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不是在老矛盾中迁就其中一项,恶化另外一项。而是找到那个核心矛盾,然后把这个矛盾消灭掉。
采铜在这本《精进2》里,帮我们辨析了三个词。在英文中,至少有三个单词都可以译成“问题”,它们是:Question,Problem和Puzzle。
这三个词的区别是:
Question往往是表述模糊的问题,比如,我怎么才能幸福啊?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等等,这都是question。这种问题,能被回答,但是,不能被解答。你发现没有,很多人只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但其实他并不知道他到底在问什么。
Problem。这个词指的是可以明确界定下来的问题,所以它不仅可以被回答,还可以被解答。比如,公司今年利润下滑,怎么办?我体重超标了,怎么办?这种问题就好多了,可以解答了。但是这还不是最好的问题,因为答案会有很多种,问问题的人还是搞不清该怎么选择。
那什么才是最好的问题,那就是英文词Puzzle。Puzzle中的问题是非常清晰的,是被良好定义过的问题。比如,我们中小学时候做的数学题,就是这种puzzle。
在实实在在的理解了这3个词的区别之后,将这个原理用在写学术论文中,就会得到非常惊人的效果。很多学生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找不到论文的核心论点。或者是找到了自己觉得合适的核心论点,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述。这三个关于”问题“的单词的含义的区别,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那归根结底创新到底是什么呢?
阿奇舒勒说:”创新(创造力)就是正确表述问题的技能“。
创造力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解决矛盾的能力,它的起点是正确表述问题,是看见矛盾,承认这个矛盾,然后到别处寻找方案,解决矛盾的过程。
从今天起,学着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