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离骚》后世影响

《离骚》后世影响

作者: 小邱同学_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21:08 被阅读0次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后世文人无不对这首长诗推崇备至。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宣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的许多作品同《离骚》一样,往往大量地编织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和历史人物,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雄奇图画。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在1926年出版《彷徨》时引《离骚》诗句作为书前的题词,显示出《离骚》所体现的屈原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的巨大影响。

    《离骚》在文学史上开创“楚辞”(即骚体诗)体裁。汉魏以后甚至以“骚”概称楚辞。晋郭璞《山海经注》引用《天问》《远游》,都称《离骚》;梁刘勰《文心雕龙》有《辨骚》一篇,所论包括全部《楚辞》作品;梁萧统《昭明文选》列“骚”类,包含《离骚》《九歌》《九辩》等篇;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到卷五总称《离骚》,之后称《续离骚》。

        其他如明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黄省曾《骚苑》、明张之象《楚骚绮语》、清贺宽《饮骚》等书,都是就全部楚辞而言的。《离骚》已经成为楚辞的代名词,“骚人”也成为诗人的代名词。

      《离骚》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殉身无悔的态度、上下求索的精神、香草美人的喻托和悲秋伤逝的传统等方面。

      《离骚》诗中包含的殉身无悔的执着和坚韧,激励着后世诗人在诗歌中以这种顽强执着的态度去追求理想的政治和社会,追求理想的人格和爱情。

        后世那些坚持真理、不容当世的少数派,忠而见疑、婞直杀身的殉道者,以及为数甚多的不合时宣、生不逢辰的失意之士,都或多或少能从《离骚》找共同语言和精神安慰。

        后世诗人还从《离骚》诗中继承了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美好理想的追求精神,继承发展了诗中以香草美人喻美好品质的比兴手法。

      此外,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当亦源于《离骚》。《离骚》在伦理、道德、精神、情操上,对中华民族起过巨大的陶治作用。

    《离骚》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声誉。

      随着《昭明文选》的传播,《离骚》在日本奈良时代即传入日本。它传入朝鲜、越南的时间也很早。

      在欧洲,自从1852年德国费兹曼在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报告上的德译本《〈离骚〉和〈九歌〉——公元前三世纪的两篇中国诗歌》问世以后,法、英、意、俄、匈等译本相继产生,有的还不止一种译本。

相关文章

  • 《史记》之瑕

    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记》所首创...

  • 端午读《离骚》——谈屈原的“精神洁癖”

    谈及屈原,自然无法绕过他伟大的作品《离骚》,后世常把《离骚》称作“屈骚”,又把屈原称为“骚人”,可见在人们心中,这...

  • 香草美人–屈原《离骚》意象运用及其对后世影响

    谈到中国古代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群星璀璨的盛唐。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伟大的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

  • 七绝《端午》

    一平水韵 端午飘来粽子香,麻花糯米倍加尝 离骚忧国屈原述,遭遇情辞后世扬 一江浪原创

  •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汉本1605班 张秋霞 160153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

  •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鲁迅先生曾评价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评价不光非常中肯,也是实事求是。 后世很多人写文章写小说...

  • 晨读笔记(2019.04.21)

    第一 《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世名士,则连...

  • 浅谈先秦文学中<离骚>以及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引:自风雅寝声,莫过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初品离骚一文,就感觉到它是所在战国时期文学中的清...

  • 志怪小说04

    志怪小说对后世影响: ①魏晋南北朝开创的志怪小说类型,一直影响到后世小说的类型和创作。如(宋)洪迈的《夷坚志》、(...

  • 论神话对后世之影响

    汉本1605 1601519 李清兰 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达了先民对自身及所处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骚》后世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x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