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的信仰。
我是一个北方人,没有在稻田里走过,但是我在麦田里穿行过,在玉米地里匍匐过。我不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知道作为一个农民最渴望的结果。
自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时,我便长在土地里。初冬的时候,在刚刚翻过的地里看着麦粒被整整齐齐的种在松软的土里,紧接着浇灌成真正的泥土。于是,种子踏实地睡下,水阳光和大地都静静地。入冬以后,种子们已经尽情展现了自己的能耐,长到了脚背的高度,就又裹紧田野的被子昏睡过去。
等到初春来临,迷迷糊糊睡醒,麦苗喝足了春雨就可劲地长高,初夏便晃着结果的脑袋,哼着小曲,沐浴阳光。小满过后,芒种将至。这个时候,雷雨大风是最让农民提心吊胆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雷雨大风过后。烈日炎炎之下,九岁的我和叔叔大爷在金黄的田野上,弯着腰扶起弯着腰的麦苗。弯着腰的人们心疼弯着腰的麦子。麦芒划过手背的时候,心里惦记着今年的收成。
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但是经历的并不比麦苗少。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蹲着拔草,汗水从额头滴在脚头,这距离很近,可是拔草尽头却望不到。玉米叶子像刀片一样割过脸颊。这时候,你也愿意原谅它,看着它一圈一圈的须根深入土壤,你只希望它能负担两个鲜黄的玉米大棒。它若是摔个跟头,那这农民必是愁眉苦脸,连月饼也变得不甜了。
农民的每一个念头,都希望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是好种子。好种子加上一日一日地精心培育才能有丰收的喜悦。但,若是种下的种子是劣等的,那么一日一日的心血便被消耗了,不仅是农民的也是土地的。农民和土地是心连心的,彼此都懂得未来的成就离不开对方。
种子能否成为好种子,取决于培养环境。
对我们而言,能否成为好种子,我们也有很大的选择权和掌控感。一粒好种子的定义并不唯一,但是这种好要健康,公平利己,公正利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