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从敦煌来,写接地气的词作

我从敦煌来,写接地气的词作

作者: 素素1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14:31 被阅读0次

           在一堂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上,资深教授向大家讲起,词作为一类文学体裁,并非宋朝独有。词发源于南北朝,成长于隋唐,兴盛于宋代。与“诗言志”不同,词更多地是对人类朴素情感的抒发,往往配合宴乐而作。

           长期以来,研究者认为《花间词》是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但资深教授却和他的学生说,在敦煌考古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才是真正的源头。《云谣集》及其它从敦煌文献中发掘整理的词曲,统称为敦煌曲子词。一位有志于学习唐宋词的同学,一定要从敦煌曲子词入手,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为了原原本本阅读、体会敦煌曲子词,我特意从书店购回《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这套书共分三册,除了质量很大之外,收录范围几乎是一“网”打尽,特别是收录了同类书很少涉猎的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证明了民间创作是词的早期源泉。

          敦煌曲子词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不仅是唐宋词的源泉,而且是唐宋词的第一个高峰。敦煌曲子词创作时间跨度较长,从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体制完备的同时,格调清新刚健,如出水芙蓉一般。敦煌曲子词的创作者三教九流,几乎包囊当时的所有职业,有隐士、道士,也有文人、医师,有乐工、商贾,呈现高度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时代性。

            敦煌曲子词有描写隐士生活的,如《浣溪纱》“山后开园种药葵,洞前穿作养生池。一架紫藤花簇簇,雨微微。坐听猿啼吟旧赋,行看燕语念新诗。无事却归书阁内,掩柴扉”此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忘我陶醉的情感。

           敦煌曲子词有描写佛教内容的,如《五更转》之《南宗赞》《南宗定邪正五更转》。“一更初。妄想真如不异居。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念不起,更无余。见本性。等空虚,有作有求非解脱。无作无求是功夫”语言简单易懂,道理入木三分。

            敦煌曲子词有描写卫国将士的,如《生查子》“三尺龙泉剑”“一树涧生松”,歌颂了忠诚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延续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职业传统。

           敦煌曲子词有描写妇女生活的,如《捣练子》。“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长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纷纷,吃酒只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表达了妇女的不自主,期望得到丈夫的关爱,亦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期望天下太平、男耕女织。

           敦煌曲子词虽然是词的原始形态,在内容与形式上并不完备,但它所发出的源于自然,天然去雕饰的品质却是后代文学作品少见的。敦煌曲子词源于民间,大量运用当时的口语、行业俗语,相较后代的寻章摘句、故作高深,真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人生的思考。

           口语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语,平易近人、浅显易懂。如《渔歌子》“睹颜多,思梦娱。花枝一见恨无门路。声哽噎,泪如雨。见便不能移步。五陵儿,恋娇态女。莫阻来情从过与。畅平生,两风醋。若得丘山不负。”此词对爱情的刻画足见“相思”的份量,情至深处无以表达,只愿天下有情人皆有眷属。

          行业俗语,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如《郑郎子》“青丝弦,挥白玉。宫商角徵羽,五音足。何时得对圣明主,一弦弹却天下曲”不言而喻,这是乐工的心声。又如《定风波》“阴毒伤寒脉已微,四肢厥冷恹难医。更遇盲医与宣泻,休也,头面大汗永分离。”以医学用语写出伤寒病症,既形象生动也情感真挚,足以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从敦煌来,写接地气的词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co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