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期末将至。回首这四个月来,我过得快乐而充实。
今天综合学习的主题是文学部落,得亏我平时落实了课外阅读与手抄报作业,师生之间的配合才会如此得心应手。创建班刊也可以“手抄报”形式呈现让我窃喜,真没想到,手抄报的用处这样大!
从开学至今,我的手抄报教学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二周。学生们从陌生到熟练、粗糙到精致、随心所欲到主题鲜明、课内作业到预习拓展、单个版面到多版呈现,他们经历了太多,积累了太多,也收获颇多。手抄报即是我们的学习阵地,也是能力训练场。班内孩子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彩笔、画纸,他们越办越专业,周末简直成了他们期盼的节日。
平日对待这份作业,我是表扬为主,鼓励为辅,干净整洁图文并茂的、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我表扬,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我也大张旗鼓的夸奖其优点。学生在“班内文化墙、家长会阅览、两班擂台赛”等多样化的展示中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动手操作、查阅资料、预习课文、图文设计等各种能力。
每一期手抄,我都精选优品,而将其他作品再分优劣存放。今天受到班刊启发,觉得将这些作品装订成册,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学生阅览也不错,于是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工作繁琐而细致,我从早忙到晚,在刘老师帮助下,装钉成厚厚的十四个大册页。
具体的流程是,先利用课间时间请学生帮忙,将作品搬运到楼下,再亲自甄选各期优秀,按照时间顺序,以班为单位装订成册(手抄报、剪纸、作文各两册)。
下午处理以“优劣”存放的大多数作品,因为纸张有薄厚、大小;内容有精美、粗糙;设计有严谨、疏松等因素存在,我先让课代表帮忙筛选,然后自己再认真梳理一遍,确保质量后,又装订了八册。
回想学生们蹲在厚厚的纸张旁筛选作品、帮我整理装订的身影,感觉自己在从事着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大大小小的册页安安稳稳整整齐齐,多么像一个个听话的孩子!其实,它们就是我的孩子!它们在我小心翼翼地呵护下,由襁褓长大,慢慢地变成强壮有力的少年,这蓬勃的生命力引来无数教师围观——
张志红老师赞赏的声音:“你的成果好大”;
刘兴华老师吃惊地神情:“好大的规模啊!”;
王军改老师连连称赞;吴立伟老师来回看了几遍,最后决定带一份到本班教室,让学生们照做。就连到办公室交作业的学生们,也是恋恋不舍,有的走出门去,再折身回来,一边说着“好漂亮”,一边翻看欣赏……
其实欣赏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它在提高个人成长速度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人,成全了榜样力量。
想当初决定以“手抄报”形式作为星期作业,并不是一时兴起。这儿的学生们普遍基础教育缺失,家长的文化素养大多低些,很多孩子留守或者来自离异家庭。复杂的因素下,他们听课不专心,纪律意识薄弱,在校尚且完不成作业,回家玩耍都嫌时间不够,怎会有心思学习?唯有想办法调动积极性,才能赢得学生。我想到从手抄报、剪纸入手,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中求学。兴趣,是他们走上常规之路较切近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只管低头做,却意外收获了马良的神来之笔。它让我轻而易举装扮了文化墙,引起学校重视,也让我在家长会上,再现了学生的素质提升,展台上的手抄报作品是这次家长会的亮点,符合学校全人教育理念,将会议过程成文后,不仅在教育系统内广泛流传,还在五中首次班主任论坛上分享了工作经验。最没有想到的竟然可以把“手抄报”做班刊,真是神来之笔!
成刊过程我也收获了成长,有人看到我的忙碌忍不住问:“学校让你装订的吗?”我说:“没有,我自己愿意做的!”
由此明白:主动工作,是一种快乐;用心工作,才能收获神来之笔。都说机会可遇不可求,没关系,我有太多的实力在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就一定抓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