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性别:她们美丽,感性,多情,相对男人的暴戾本性,她们更加热爱和平,同情弱者。当然她们在我们男人眼里,有时不可理喻,有时神秘飘忽,有时------她们总是能在某个时候让我们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最懂女人的,也许只有女人。但最会欣赏女人,最珍惜女人的,最爱女人的,却一定是男人。
红楼作者就是这样的男人。在男权社会里,在人们只热爱《水浒传》,《三国演义》,甚至《金瓶梅》的时代,这个人用大魄力,大手笔,用无与伦比的技巧,为我们创作了一本巨著。与从前的小说不同,这本书里的主角其实是女人。各种各样的女人。几乎这世上所有性格,所有类型的女人,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而且,她们中的大多数,都那样的出色。以至于我看过红楼之后,见到每个女性,都要想起红楼。我希望我能看到林妹妹,宝姐姐,凤姐,平儿,鸳鸯这些人。我对女性的鉴赏意识,最初正是来自红楼。那时候我还小,对男性的肌肉和力量充满信心和自豪。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女人也许没我们强壮,但她们更聪明。她们是天生的外交家。感谢雪芹,为我们塑造了这些鲜明,丰满的女性形象。尤其是美丽善良的女人。他一定是真的懂,真的欣赏女人。红楼里的男主角宝玉,也是作者这样的男人。我最初对宝玉的印象,真叫差的可以。在我看来,这个人骨头软,没担当,没男子气概。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为什么不学点武功啥的呢?)------还整天和女孩子厮混,身边大把的美女,却还要喜欢秦钟和蒋玉涵。但我却佩服他的眼光。对女人的眼光。
他选妻子的眼光尤其厉害。对很多男人来说:宝姐姐是最适合做妻子的了。简直PERFECT.温柔,端庄,博学,聪明,情商第一。有政治才干。八面玲珑(这词似乎有些贬义。但毕业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人际关系有多重要。人在江湖,会多么的身不由己。)可宝玉不。因为他爱的只有一个,不管他对其他女孩子怎样好,怎样欣赏,他爱的还是只有一个:和他青梅竹马的林妹妹。因为这是木石前缘。黛玉是世外仙姝,那株仙草。为偿他灌溉之德,所以这辈子用眼泪还他。这让我想起总听奶奶讲的那些狐狸报恩的故事。可惜,这仙界的灵草难免有些不食人间烟火。黛玉孤标傲世,容不得一点俗气。她的一生为此自知和不自知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终于,“小三”来了。宝姐姐不仅容貌标致,而且八面玲珑,上下喜爱。大家都说黛玉不及。从此黛玉的局面越来越不可收拾。她也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病弱。但宝玉从未变过。连出去参加饭局,诗曲唱和,也放不下黛玉。第二十八回:宝玉唱到:“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他唱的,正是黛玉。真是一往情深。因为宝玉是个有思想的叛逆者。他看穿了所谓“经济”的伎俩:不过就是研读“圣贤”古旧诗书,考个功名。行贿使钱,连群结党,贪污腐化,放债渔利------宝玉对这样的人生感到失望。所以就连宝钗和湘云劝他“上进”,他也不留情面。能够理解他的,和他志同道合的,只有黛玉。是啊,黛玉对宝玉是不杂任何世俗目的的爱。她不像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从未想让宝玉出人头地,来个封妻荫子什么的。她要的很简单:真正的爱情。纯粹的爱情。所以尽管黛玉病的很重,尽管黛玉小性------宝玉还是爱她。这一点都不奇怪。如果宝玉不爱黛玉,那才奇怪。如果我们是宝玉,也许会娶宝钗。这看起来再合理,再“划算”不过。可我们不是。如果我们那样做了,那我们就不是宝玉。因为宝玉爱的,始终只有一个。即使他后来娶了宝钗,还是“纵然是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宝钗也很不幸,因为不管她是多么完美的妻子,多么完美的女主人,但她始终无法走进宝玉的内心。他们即使白头到老,也只能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有倾盖如故,有白首新知”,要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是多么的困难! 以宝玉之聪明善察,想必早已经知道:对他情深爱重的,是林妹妹,而不会是宝钗。
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虽然动人,却无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