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策略。它的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富有儿童情趣。它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它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重在探究、表达、交流,重在过程、体验和共享。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因为,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
新课程呼唤新的学校形象和新的教师形象。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学习者共同体”。一所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应该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包括兴趣爱好、求知欲、想象力。
学校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选择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地方。经过学校教育,每个孩子应当各具风姿地走向社会。学校,是帮助孩子慢慢完成社会化的地方。
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每一个人的见解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样,即便是权威学者的见解,有深度未必有广度;有局部未必有整体。而教育问题、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整体的、全局的思考;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响应。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分享,这才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教育是一个公共文化的领域,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教育问题需要作为公共的论题加以思考和讨论。
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解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对于课程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习惯了墨守成规,习惯了传统的教学,要打破传统,重新建构,并非一朝一夕。新课程改革更需要课程的统整。精心设计,增加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打破学科壁垒、班级界限,将学科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融为一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