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素媛》

关于《素媛》

作者: 顾侯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6:05 被阅读0次

    今天终于看了这部震撼人心的影片《素媛》。

    对此影片的各种评论与见解随处可见,那些文字够深刻,够触动人心。不想再去重复那些道理,只想写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这是一部主线故事很简单、情感表述很充沛、社会问题很尖锐的影片。也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影片像黑洞般,吸引力大到让我完全投入其中,领略了一场情感风暴。

    的确,看的时候多次落泪。第一次,素媛的同学们纷纷在她家店铺门上贴上自己的笔记便条;第二次,素媛发现人偶是父亲时他们之间的对话;第三次,素媛拖住想砸死嫌疑犯的爸爸。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被感动的点有以下几个:

    ①人间真情——美好②父母孩子——亲情③原谅过错——理解

    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身边的朋友甚至陌生人伸出援手难道不是暖心之举吗?荣德一家人的帮助,借款、主动清理衣物、打扫房间、笔记便条等等,我相信这些小小的行为之下是他们牢不可破的情感交融。

    最幸福的莫过于得到爱人的理解和被爱了吧!虽然在影片开头可以看出父亲对家庭的不关心,但素媛在心底并未真正责怪,只是后来住院时父亲的一个举动让素媛害怕而回避他。这期间,父亲又是扮成素媛最喜欢的卡通形象逗她开心,又是上网查找关于教育女儿的资料,又是上学路上跟随其后等等。最后,素媛认出爸爸,为他擦去眼泪。那一刻,之前的漠视、误解、付出、关怀,所有的所有都化作了理解和爱!

    对于已经发生的过错,再多的责怪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原谅才能放过自己。没有人不痛恨这个罪犯,但是你对他做的每一个错误举动所带来的后果,像在自己心上用力地开了一枪,无力回天。素媛也恨啊,但她心里明白:爸爸不能再出事了。

    感动的原因可能是人之本或者是自己所缺失的。于我而言,被充分调动的情感的确战胜了剧情的平淡。至于平淡一词,也想说两句,点到为止。

    《素媛》一部"伪社会问题片",它仅仅展示"性侵幼女"这一社会现象就已经有足够的震撼力量,因而忽略了背后更关键的社会问题,但这样的处理会令它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变得苍白而空洞。

    诚然,“性侵儿童”是很严肃的社会现象,但其背后的法律似乎弥补不上人们内心的空缺。还记得犯人一句“你以为我会在里面待多久”,不以为然的语气让人愤懑不已,这是对社会的叩问,更是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二重伤害。

    观影不到十分钟,就暴露出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现象。有几处细节想拿出来说说。

    爸爸给素媛胡乱扎马尾、吃饭也要顾上球赛、不知道老婆已有身孕、和家人无交流等等,这样的父亲显然是不懂得和女儿以及家庭相处之道,也为后面努力学习理解女儿埋下伏笔。

    素媛的人设是纯真可爱的、善良懂事的,剧中有许多关于她的美好事物的镜头。比如有跟着电视学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歌曲的画面、有自己对美好事物想象的图画本、上学路过的钢琴房等等,其实都是是她或者说儿童阶段内心美好世界的象征,与社会的险恶、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奶奶过世前,素媛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常听到她说“哎哟,要死了要死了”。问她什么意思,她理解成人活在世上的理由。那样的年纪,为什么偏偏要思考不属于她的问题?

    出事后,还介入了心理治疗师、警察、媒体这三个主要角色。

    记得素媛对心理治疗师说过“那个大叔让我给他撑伞,我也想过直接走,但我觉得应该给淋雨的大叔撑伞,所以就给他撑了,可是大家都说是我的错,谁也不夸我”这句话确实犹如铁锤给人重重一击。孩子在遇到问题后,身旁的大人若是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引,孩子可能走上歧途,产生不小的心理问题。还有一点思考,现今社会,心理治疗师存在的意义何在?为什么会需要他们?

    最后,想点出媒体角色所延伸的问题。在这样一个信息纵横的时代,有些想要立足的媒体争做标题党博人眼球,有些记者为追求独家新闻,忽视了社会责任、滥用了新闻自由,用轻浮的态度在玩弄问题,意图使观众失去判断力,也从来不在乎对当事人的伤害有多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素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g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