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项目管理实践三法
登门槛效应,被你麻烦过的人最有可能帮助你

登门槛效应,被你麻烦过的人最有可能帮助你

作者: 郭致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22:35 被阅读12次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这就是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国人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01标语牌实验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了一个实验: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

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仅有17%,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达到55%,是因为在这之前她们已经在一份请愿书上签过字。换句话说,后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前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更乐于是始终如一的,并在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得始终如一。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02用超低价买到心仪的商品

一个人到一个可以议价的市场购物,如何让卖方把价格降到自己心理价位呢?

很多人会先走开、等卖方把自己喊回来。认为自己离开卖方会感觉要失去一笔生意,因此就会降低。殊不知,商家对这种场景见得比你多的多——他当然会劝你回来,但就是不答应你的出价!

其实,一个简答的办法是你要尽可能地“麻烦”对方。你要不断地向对方咨询关于商品的优点、使用方法、原理等一切可以询问的信息,并让对方帮你挑选款式。当然,如果购买的是衣服鞋帽,你要让对方帮助你试穿。某些商品的摆放位置过高,你还要让对方搬来梯子或椅子取下来。总之,你要占用对方服务普通顾客至少三倍的时间。提醒你不能太过,激怒对方引起纠纷可不关我的事!

经过这番折腾,接下来是收获成果的时候了。下面的讨价还价,你会惊讶地发现对方在与你的博弈中简直软弱无力。因为,在付出这么多努力后,他内心对成功交易已迫不及待,更无法承受交易达不成所带来的内心“挫败感”。所以,此时你往往能获得一个连自己也无法拒绝的低价。更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个不轻易给出的低价,卖家会改变自我认知——给自己找一个“降低库存”“赚的少一点也比不做强”的理由。

03好的推销员是登门坎效应的运用高手

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更容易更顺利地登到高处。用“登门槛”来形容这种心理现象简直是太形象了。推销员就常常使用这种技巧来说服顾客购买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销员都不会向顾客直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是提出一个通常人们都能够或者乐意接受的小小要求,从而一步步地最终达成自己推销的目的。

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讲最困难的并非是推销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开始这第一步。当你把一名推销员让到你的屋里,可以说他的推销已经成功一半了,即使你开始并不想买他的账,仅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是个达成自己目标的好办法,尤其是用于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偶尔使用一次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04被你麻烦过的领导最有可能帮助你

可以利用登门坎效应来要求干系人(特别是用户和某个重要领导)加入到项目中来。比如,项目经理可以先要求得到对方的某一份可以公开的资料,继而再让他帮你看看自己对业务的理解有没有不足之处,最后再要求对方加入到项目组中来。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要有个正式的项目岗位名称,虚职也无所谓,只是该岗位需要花点精力。一个注意事项是,不要让这个岗位承担责任,否则会被拒绝。

前期要明确向该干系人汇报项目情况的方式,包括格式、手段、频率等。比如每周五下班前给他发送电子邮件,一定是对方不好拒绝的方式。常见的情形是,对方会说他只关注结果不需要知道具体过程,或说他比较忙没有精力看这个汇报。此时,你不必解释什么,只说是例行公事也不需他承担任何责任。当然,你还可以补充说如果没有时间他甚至都不需要看,该报告只提供他参考,更不需要签字。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收这个报告。请注意,一旦他同意每周接收报告,就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在为这个项目付出努力了。至少他知道每周要获得项目进展报告,这本身就要多操一份心、会消耗其精力。

笔者多年的实践证明,干系人们往往很配合、甚至十分乐意接受这份报告。因为对于干系人而言,对项目信息多一份了解对自己的长远利益也较为有益。另外一个事实是,这在客观上也可以满足某些人的控制欲望。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计划定期向干系人汇报项目进展。注意这一定要在项目开始前策划好,临时这样做会有各种不可控的情况产生。

在上述过程中,该干系人主要是在心理上对项目投入,很多时候他并不会真花时间去看报告。为增加对方的投入感,适当时候你可以就某个业务问题向该干系人征求意见,如果干系人的建议被采纳了,一定要在适当时候为他对项目的贡献公开表示感谢。这里,“公开”是关键点。

当然,项目的重要会议要请该干系人出席,如可能可以请其主持会议。

这个方法简直是管理项目的法宝,屡试不爽。在2015年的一个项目中,被我麻烦过的某领导在验收阶段的帮助,甚至被人怀疑接受了我们的贿赂!

请记住,你麻烦过的领导最有可能帮助你。

相关文章

  • 登门槛效应,被你麻烦过的人最有可能帮助你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

  • 富兰克林效应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你帮过的不一定感激你,帮过你的...

  • 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就是说一旦别人自愿同意在小事上帮助你,那后面的大事能帮忙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增加。 喜欢帮助别人的人,通常...

  • 读书清单《情商是什么》day10

    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指的是: 比起你曾经帮过一次的人,反而是那些帮过你的人,更愿意帮你第二次 所以我们要特别...

  • 帮助

    帮过你的人下次可能还会帮你,你帮过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帮你。 人总是相互的,你帮过的人不是所有都是白眼狼,帮过你的人也...

  • 有理且让三分,这就叫会做人。

    别怕麻烦人,麻烦来麻烦去,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靠得住的往往不是那些你帮过的人,而是帮过你的人。 这么多年,一个切...

  • 05212022《富兰克林效应》第166/ 500本 【佳庆方舟

    05212022《富兰克林效应》第166/ 500本 【佳庆方舟读书】总结:好人脉都是麻烦出来的。曾经帮过你一次忙...

  • 不要怕麻烦别人

    不要怕麻烦别人。总是怕麻烦别人其实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通常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

  • 感恩的力量离财富最近

    有一句话叫做持续帮助你的人一直会帮助你 而被你帮助的人 却不一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如果有人曾经帮助过你 请你一...

  • 登门槛效应

    定义: 登门槛效应 Skipsthresholdeffect/FootInTheDoorEffect登门槛效应(F...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门槛效应,被你麻烦过的人最有可能帮助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i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