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槛效应

作者: 好的生活要雅俗共赏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11:27 被阅读0次

定义:

登门槛效应

Skipsthresholdeffect/FootInTheDoorEffect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实验: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分析: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

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相关文章

  • 登门槛效应

    定义: 登门槛效应 Skipsthresholdeffect/FootInTheDoorEffect登门槛效应(F...

  • 门槛效应

    1975年,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一个实验:他代替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一些人提出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

  • 门槛效应

    我是方方,这是我的每天一篇原创文章之第4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因为身边不断出现一些能量很大的大咖,我见证...

  • 门槛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

  • 门槛效应

    《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乞丐又冷又饿,他必须立即找到东西吃,否则不是被冻死就是饿死...

  • 2021-01-20

    刘姗姗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第1274天 《三个心理学效应》 第一: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 我所懂得的人生三部曲:第二部《两人行》(10)登门槛效应

    与前面说的“留面子效应”不同的是“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是先难后易,先繁后简。而登门槛效应则是由难道易,由简入繁...

  • 请人帮忙必须要懂的心理学套路

    #心理学知识日签# 今天来讲心理学中著名的“登门槛效应”。(明天说的是与此相对的“留面子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

  • ​「异类」— 门槛效应

    如果针对做某件事的能力超过一定的门槛,那么影响最终结果的将不单单是那一种能力。 01 智商低于 70 和高于 17...

  • 登门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两名大学生助手,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把一个小招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门槛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xa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