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4日 大年初三
【年与乡情】
腊月29,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老家。距离上次回家过年已经6年了
故乡是心灵深处的回归,是与生命之初的连结

由于各种原因,年28才确定回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连休是奢侈的,调班是艰难的,当同事确定可以和我换班时,激动无比,我内心的喜悦像烟花般欣然绽放。
疫情原因,爸爸已经三年没回家了,海外回家各种手续申报、抢票,终于父母顺利回家了
最后一个班下班时,脑海里一直浮现过年时,小家庭,大家庭各种相聚的画面,心早已飞到家了
侄女玲儿比我小13岁,她是我们和姑妈两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我们两家人老小都围着她转,她的出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我们常常逗她玩,因为她头大,我们叫她“大头玲”,那时她总是气的哭鼻子。
头大聪明,大头玲确实很聪明,还记得那个时候爷爷给她买了辆脚踏三轮车,大头玲还不会踩,坐在上面就不断地摇摆屁股,假装很努力在踩单车,我们都哈哈笑
多年不见的玲儿,政法大学毕业后落户北京,如今成为学校一名英语老师,北京一职难求,儿时的玲儿长大了,很优秀!
玲儿带着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医生爱人一起回老家。全家人都欣慰玲儿的成长,幸福着玲儿的幸福!
广州的表姐一家三口回老家,湖南的表哥也回家过年,表姐大我一天,和年龄相近的表哥表姐一起成长,想起他们满满儿时的回忆。
初一在一起喝茶,我仿佛回到幼年孩童时光,夜里睡觉,我和表姐总是争抢睡中间位置,有时候是开心的争抢,有时候是凶狠的撕打。童年的争吵和矛盾如今却成为温暖的回忆
看到两个姑妈就想起爸爸和姑妈们的姐弟情,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爸爸和姑妈们互相帮助,谦让,情深似海;在这个苦尽甘来的时节, 亲情仍在延续。爸爸和姑姑已日渐变老,容颜甚像,每当在广州看到二姑妈,我都倍感亲切!
女儿从前也常常回老家,和同年的表哥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表哥带着妹妹去乡村小店买零食、玩具,表哥带着妹妹去钓鱼,放鞭炮,去看戏……
妹妹觉得坐在摩托车上很拉风,于是表哥开着摩托车带表妹去兜风。女儿每次要回外婆家总是迫不及待!
记得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寒假以为回不了外婆家了。她在作文里这样写:“听到妈妈说,宁越我们不能回外婆家了,我的心像在冰天雪地一样,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外婆家成为女儿童年美好的回忆
终于到家了,当汽车驶入村庄,离家越来越近,内心的喜悦战胜了近乡情怯,脸上的微笑拂去了早起坐车带来的疲惫。
这么多年每次回家,父母都用乡村简单却又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为我们做甜鸡蛋和汤圆。
乡下不同于城市的一点就是当地时而静谧时而热闹的烟火气,回家的当晚就被附近烟火绽放的声音包围,女儿在我旁边哼唱《这时烟火》
“星光很浅 轻轻突显
月色的誓言
风拂过脸 不舍眨眼
牢记这笑颜
心里许着愿
幸福能幸运实现”
年三十,家里为祭拜祖先而准备了满满一桌祭品,有三生肉,斋菜,烟酒茶,干米饭,十几副碗筷,元宝纸,香炉,排好凳椅,气势颇为壮观,我想拍照留念,妈妈说这会打扰祖先们,所以不可拍。我在祖先们面前跪拜,感恩祖先!
爸爸为我们做了丰盛的年夜饭,大家举杯欢庆,辛苦一整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大年初一,亲戚间互相走访,初二早上我们就要回广州了,所以走亲戚只是停留片刻,血浓于水的亲情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慢慢表达
最后在我们家门口,我们和姑妈们三个家庭几代人,一起拍照留念,这一张全家福记录下我们此刻的圆满和幸福,也为懵懂的孩童们留下清晰的记忆
老公大学的同学,在离我们老家60多公里,旁晚特意开车来看我们,几年没见,两人聊的甚欢!
老公常常和我说起他和这位同学大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大学的友谊纯真深厚!两个同在异乡漂泊的学子,多年后因为与我同乡而产生了一种颇具缘分的联系,能遇到这么巧的事情,想来也是一种幸运吧!
爸爸为了我们特意买了海叁自己发、煮。爸爸每餐总是花心思为我们做饭菜,就连初二的早餐也不亚于午餐,还特意做了反沙芋头让我带回广州。爸爸说熟糖时他慢火耐心,所以反沙芋头起沙且雪白。美味的食物背后蕴含深深的爱和付出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
初二吃过早饭就回广州了,因为晚上还要上夜班。
离别时我和妈妈拥抱,妈妈亲了我一口,叫了一声:宝贝!红色性格的妈妈永远都那么热烈奔放!有妈妈在,永远都是孩子。
汽车缓缓行驶出村庄的泥泞小路,我们在亲人的祝福中别离家乡。
年,让天南地北的人们回家
故乡,是我们一次次离开,却永远离不开的地方。浓浓乡情,悠悠情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