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莫迷于明知,愚莫愚于用智,辱莫辱于求荣,小莫小于好大!
译:最迷惑的莫过于明知故犯,最愚蠢的莫过于卖弄聪明,最恥辱的莫过于求取荣华,最渺小的莫过于好大喜功。
※,世之人,闻人过失便喜谈而乐道之;见人规己之过,既掩护之,又痛疾之。闻人称誉便欣喜而夸张之,见人称人之善,既盖藏之,又搜索之。试思这个念头是君子乎?是小人乎?
译:世上的人,听到谈论别人的过失便很高兴,而且津津乐道,見人规劝自己的过失便掩藏护短,而且伤心痛恨。听到人称赞自己便欣喜夸张,见称赞别人就掩盖人家的优点,搜寻人家的缺点。试想一想,这种念头是君子呢?还是小人呢?
※,人说己善则喜,人说己过则怒,自家善恶自家真知,待祸败時欺人不得。人说体实则喜,人说体虚则怒,自家病痛自家独觉,到死亡時欺人不得。
译:人家说到自己的优点就高兴,说到自己的缺点就发怒,自己的优点缺点自己心中明白,等遇到灾祸、失败時欺骗不了别人。人家说你健康你就高兴,说你体弱你则发怒,自己有什么病痛自己知道,到死亡時,欺骗不了别人。
※,将好名都收在自家身上,将恶名都推在别人身上,此天下通情。不知此两个念头都揽个恶名在身,不如让善引过。
译:把好名儿都收在自家身上,将恶名儿都推在别人身上,这是天下普遍的情况。不知有了这两个念头,都揽了个恶名在自己身上,不如把好名声让给别人,把辽错归于自己。
※,朝庭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事做不得人情,我无力量做不得人情。以此五者徇(讨好别)人,皆妄也,君子慎之。
译:朝庭法纪,天下名分,圣人道理,他人的事,自己无力,做不得人情。用这五种事情来讨好别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白费心机,君子一定要慎重。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
译:无祸就是福,过分追求幸福可能招来的是祸。
※,言在行先,名在实先,食在事先,皆君子所恥也。(虚在实前)
※,两悔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怨无不成之祸。
※,己无才不让能,甚则害之;己为恶而恶人之为善,甚则诬之,己贫賤而恶人之富贵,甚则倾(轧)之。此三妒者,人之大戮也(都是害人精)。
※,积威与积恩二者皆祸也。积威之祸可救,积恩之祸难救。积威之后,宽一分则安,恩一分则悦。积恩之后,止而不加以为薄,才减毫发则以为怨。恩极则穷(尽),穷则难继;爱极则纵,纵则难堪(收束)。不可继则不进,其势必退。故威退为福,恩退为祸;恩进为福,威进为祸。圣人之靳恩(吝惜)也,其爱人无已之至情,调剂人情之微权也。
译:积威和积恩,这二者都是祸害。积威祸可救,积恩的祸难救。积威之后,宽一分则安,恩一分则悦。积恩之后,恩惠停止而不再增加就以为薄,才减少丝亳就成为怨。恩情到了极点就穷尽了,穷尽则无以复加;愛恋到了极点就会放纵,放纵则难以收束。不能再继续给以恩惠,关系就不会进一歩密切,只能逐渐减少恩或威。减少对他人的威势,对自己是福;增加对别人的威势,对自己是祸。圣人并不是吝惜施给人恩惠,而是害怕带来祸患。柴禾湿了,解开捆着的绳子很容易;干燥的柴禾,捆扎起来就困难了。圣人各惜恩惠,出于他爱人无已的至情,是调剂人情的权变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