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封面。偌大的雪地里,短发女子仰头望着素白的天空,细雪落在她白皙的脸上……捧着书,共鸣;读完后,共情。
那个好几年前的冬夜,我打开窗户,没有下雪,我呼出浅浅的白气,深邃的夜里,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清冷的悲哀,席卷往心底。
“如果发现我的对象喜欢我是因为我长得像他的前任,那么我会疯掉。”“那 我算什么呢?在你的心里我所占的分量是多少呢?我的出现是不是只是为了你心中的缺口呢?”渡边博子是悲哀的,在与自己未婚夫同名的笔友的书信交往里,她在雪天的阳光里,发现了自己成为了影子的事实,而他,却在雪雾里慢慢的消融,渐行渐远。而女藤本树,无非只能在回忆的雪景里,追寻着他的身影,他早已经消融在她的回忆当中,自从在图书馆的那个午后开始,愈加的看不清,唯一清晰的唯有他们在花名册上的名字与当时年少的情愫。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1931/61b2243220c98a05.jpg)
这就是整本书的格调,淡淡的悲哀,回忆所带来的清冷,现实所残余的温热。有着很浓的昭和气息,那是个回味无穷的年代,泛黄的滤镜里有着缓缓飘落的樱花。跨越时空的暗恋,万缕千丝,随风飘散进每个读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还有一些很吸引我的点,在那个通信堵塞的年代,她和她靠着笔墨信纸,构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来承接记忆,交换往事,重量由她们所承担,以此得到舒缓。长吁一口气,讲往事折叠,起身,向着未来舒展。可是小雪依然在下着,两人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调皮的跃起跳动踩雪,仰起头望着天空。哀而不伤。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何人配白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