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这几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初三以前,不懂什么是高考,只知道那两天学校会放假,因为有考试占考场,好像还是特别重要的”考试。
因为等到收假来教室,会看到一张很大的考试须知,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似乎有什么“严重处罚”之类的字样。
初三那年暑假,看见新闻说高考放榜,采访一些学生填志愿什么的,才发现原来这个“重要”的考试,离我也越来越近了,有种没来由的恐慌,甚至一度惊惧到痛哭流涕。
为啥呢?
因为从小到大,大人们总说“高考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听起来就是说很难很难。加上什么“一所好大学,就是改变人的一生”,使得这个考试更加令人紧张。
虽然这么老早以前,我就意识到了高考巨大的压力,但随着年纪渐长,高考的逐步临近,我反倒压力没那么大,感觉就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因为功夫全在平时的积累。
数学向来不是我的强项,因此我不强求自己考一百二三,只要在100分以上就可以了,(其实也就相当百分制的70分左右),英语和语文倒是强项,好好发挥就成,综合也大差不差。
还记得考完数学,很多人出考场都哭了,我一脸沉着地和在考场外等候的父母一起回家,安安静静吃完饭,复习了一会儿综合,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上午综合,考完回家的一路上,都有考生哭哭啼啼,我还是一脸沉静;直到下午考完英语,兴高采烈地出了考场。
在回家路上,我爸才问我:“我看考数学考综合的时候,出来都有人哭,你怎么还好啊?我当时不敢问你,怕影响你,现在终于可以问了”
“考过就过了,就算考的差,哭能有什么用呢?为下一场好好准备才是正经事。”我回答。
这里插播我一个同学J的例子:
他平时综合很强,其他就属于中等水平,几乎到260、70的样子(主要靠综合拉分),但是高考时紧张了,选择题全部涂岔行,而且来不及时间更改。
无奈复读一年,也许是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还留存有上次的阴影吧,再度填错。因为那次之后,不再允许办复读班,无奈之下,他勉强找了个像样一点的二本读。
所以,考试的重点已经不止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某种程度上反而是考心态。
各位考生,考过就放下,认真准备下一场,祝金榜题名,马到成功!做的全会,蒙的全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