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读英文书《Lost connection》。作者在探讨西方人越来越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作者自己是一名有多年抑郁史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长达13年。药物给抑郁患者带来的总是短暂的好转,而很快痛苦来的更大更严重。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心理学家,发现这样的道路有可能是错的,然后尝试通过分析抑郁情绪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且通过重新建立与周围的链接获得治愈。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美好的人生,除了书,还在TED上做了演讲。
书还没看完,暂时不讨论抑郁的问题。记录一下由此想到的现代商业。
去人格化似乎是现代文明走到现在一个明显的特征。和我们发生商业往来的组织和人,角色上越来越职业化,不带有感情色彩,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角色和角色的关系。
过去日常购物,我们必须跟人互动,期间发展出很多人格化的交流。楼下的酱油铺、小卖店的老板,百货店的售货员,早餐店的大妈,互动次数多,相互间多少有感情。他们认识这是哪家的孩子,她是哪家的媳妇,他是哪个厂的干部……等等。人格化社会商业效率低,但是感情链接丰富多样。
再远一些,我们的社会曾是一个极度人格化的社会。人们必须在相应的宗族、士大夫或者其他群体关系中才能安生立命。梁山好汉们是典型的写照,不在正统体系当中,就必须加入另外一个体系,否则就被社会抛弃,而在那种时代,独自生存是极度危险的事情。
现在我们不需要和“人”互动。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早期淘宝时代,为了砍价包邮,我们会和小二互动;包邮包退时代到来,试错成本无限小,无需下单前沟通。全程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
如果有足够的钱,现代人已经可以全程生活在与机器的互动当中,不需要和任何人打交道。
整个商业发展的结果可能就是如此。机器代替人提供商品。商业越发达,人需要依赖的社会关系越少,只需要依赖钱。
可是这个土壤会长出什么?商品丰富可能带来的不是幸福感的提升,而很可能是上面作者提到的,抑郁的普遍化。单身化和少子化会不会变得更普遍?这些都有待去观察和探讨。
但我们需要一些人格化的关系。也许,未来在家庭之外,会发展出很多半亲密化的社团,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人格化。当商品极大丰富,人们对物质感到厌倦的时候,对情感的需求会变的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