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谨慎的避免使用各种标签来定义孩子的某种行为,比如外向、聪明、慢热、害羞等等,实在是因为所有的标签其实都是大人在当时的情境下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对孩子行为作出的一个非常主观的评判,而所有的评判,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的都带有评价者的主观色彩和个人偏好,是有失客观的。然而孩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客体,但因为他们的年纪弱小心智还不成熟,是很容易受大人的暗示而将自己变成标签所呈现的那种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预言的自我实现”。
本来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想探讨一下我家女儿社交被动的事,原本大可以将题目写成“孩子太内向/太害羞怎么解?”等诸如此类明显带有性格描述的句子,后来觉得还是不妥,虽然只是个初学写文的菜鸟,但是表达的精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毕竟这又不是写小说。
对,这篇文章的主角还是我那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之所以写出来也是因为我自己也为此事而困惑。作为一个只有写出来才能把脑子里的思路理顺溜的人来说,一团乱麻的时候就写,写着写着居然对策就出来了。
Chapter 1
究竟是怎么个回事儿呢?我大概描述一下,孩子到了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表达理解能力都很好,但遇到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时就没法开口,最典型的就是吃饭时可能会遇到她特别不爱吃的东西时,她不敢直接告诉老师这个我吃不下,或者是吃不下自己不吃就好了,通常的反应就是直接哭起来,导致现在每天进幼儿园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看看今天吃什么,最怕会有枸杞银耳汤,如果当天刚好有,人家能马上眼泪就出来。她就会一直嘟囔着让我去告诉老师,我说过一两次后,就鼓励她自己跟老师讲,她怎么都不愿意。
不仅在外面如此,在家里也是,你让她有什么事请爸爸妈妈帮下忙,她也是非常艰难,前天晚上临睡觉前,因为死亡的话题她哭的枕头上湿了一大片,我就跟她说让她喊爸爸把吹风机拿来吹一下,结果人家宁愿睡湿枕头都不愿意开口求人。
还有平时见了熟悉的人从来不理不踩,我有个朋友就笑说,“我每天见你女儿,但是每天都必须重新认识,刚开始是不理我的,然后慢慢熟悉,慢慢热络起来,开始叫阿姨了,然后过了一夜又打回原形,第二天再重新认识”,这话还真不假,我笑说我们家高冷,这就一冰坨子啊,怎么都捂不热。
本来对于孩子除了生活习惯有要求外,其他的我一直都不太干涉,她要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没有必要把她塑造成我喜欢或者大众喜欢的样子,如果她能有着稳定的精神内核可以自在的做自己,我觉得这就是我作父母的最大善意。但是如果她自己本身的某些习性已经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并因此而焦虑或者产生了其他的内心冲突时,那也是老娘该出马的时候了。
是的,在遇到需要寻求帮助时她可以选择向她人求助也可以拧着脖子继续不求人,如果这是出于她自愿的选择,没关系啊,银耳汤你让我吃,那我就吃一下呗,枕头湿了就湿了呗反正还有一半没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巧妙的使用了一些防御机制来减轻焦虑感,我觉得这也是Ok,毕竟真实的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愿的进行,人肯定是要受到某些限制和挫折的,这也是生活的常态,她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如果她提起吃银耳就吓得哭起来,想跟老师反映又说不出口;想要爸爸拿电吹风又开不了口,然后一直哭闹,那我觉得就很有必要干预一下了。
Chapter 2
作为一个读书时很喜欢做证明题的文科女来说,要找到对策,肯定得先摸清原因啊,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些比较退缩的表现呢?还是本着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我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分析:
1.生物学因素
孩子先天的气质差异。要啰嗦着普及一下心理学常识了,在心理学中,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包括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即内外向)。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受生理影响比较大,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即一个人不可能这段时间是这个气质,过几年又变成另外一种气质。关于气质的分类有很多分法,目前通用的是将气质分为四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单一气质类型的人很少见,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我们所谓的人格其实就是气质+性格,它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动力系统。以后可能会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在此就不详细展开)
很明显我家女儿身上是有抑郁质的气质部分的,所以她不会自来熟,情绪感受性高,能很快同理到别人的情绪,会因为看书时某个难过的情节而流泪,但是不够灵活,不愿意改变。自尊心很强,对被拒绝的感受体验会比一般的外向型孩子要深刻的多。
2.心理学因素
根据科胡特的客体与自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儿童会将最初的母婴关系外化成为将来的社会关系。如果孩子在最初像父母发出邀请时,被拒绝的次数太多,孩子会以为自己是不好的,自己的需求有罪,在面对外界时自然会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回想起孩子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和说话时,我给她立了各种规矩,吃饭的规矩,吃零食的规矩、就寝的规矩,玩玩具的规矩,并经常因为规矩而粗暴拒绝孩子的各种需求,有时候甚至只是因为自己怕麻烦,而且拒绝的时候总是很严厉,慢慢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变得很迟疑,或者要也是很拐弯抹角的暗戳戳。这就属于心理学家霍妮所说的“父母的基本邪恶”之一,现在想起来只想扇狠狠的扇自己一巴掌啊。
3.社会学因素
环境不熟悉,对于老师及不熟悉的人的惧怕和不安全感。虽然已经去幼儿园两三个月,但是幼儿园和家是不一样的,3-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园会比较强调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老师会对孩子吃饭、睡觉、喝水等提出要求,这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定的惧怕,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会比较怕老师怕说出来会受到惩罚,然后就不敢开口了。
Chapter 3
接下来,当然是怎么做了,有次看《奇葩说》,虽然不喜欢里面的人毒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但姜思达的一句话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也提醒着我做人做事要实在些,即“任何只输出价值观,而没有方法论的言论都是在耍流氓”,听起来虽然很直白,但却是大实话。所以如果你家里的孩子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身为父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改进:
1.转变态度
接纳你的孩子,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用别人孩子的好来衬托自己孩子的差,然后希望他能知耻而后勇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都不一样,你的孩子也许确实不是那么合群与宜人,但在其他方面他肯定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如果爱他,就请尊重他的独特性,任何打着爱的名义而迫使别人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2.改变行为
气质是天生的,但性格却是后天形成的,这也说明人是具有极大塑造空间的生物。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社会适应性问题,父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去引导去规范,但要注意度,避免我之前的矫枉过正。
1)主动修复关系,鼓励训练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很容易被伤害,但也具有很强大的自愈力,对于过往的种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父母的自责没有用,需要做的是去主动承认错误,与孩子和解,坦诚的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也不完美,曾经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你,现在我们知道错了,希望你能原谅我们,我们可以一起成长。不要以为时过境迁道歉没用,孩子一定是可以理解到的。而且父母这样做,其实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正确的错误观,即犯错误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有错的时候,错了就承认并改正,那么我仍然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2)采用一些行为主义的矫正方法,帮助孩子重塑合适的应对方式。
比如示范法,父母两人角色扮演,一个下命令,一个对此提出质疑,然后问题得以解决,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是代币疗法,选择孩子喜欢的奖品作为代币,在每一次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需求后都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通过不断强化,孩子的行为会被固化下来,并成为习惯化的应对方式。
3)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就社交退缩,那就不能抱怨孩子怎么会这样,所以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大方主动,真诚自然,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取得老师的支持与理解。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问题”,我们希望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但是无条件的爱前提就是尊重与接纳,你能否从人格上尊重孩子,接纳他的独特性,给予适当的管教与引导,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担心去看待孩子时,改变也许就已经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