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小六子干的,这小子,隔三差五的跑后厨偷东西吃,弄得乱七八糟,吃就吃吧,还打包带走,我昨天刚卤的20只鸡,今早一看就剩5个了,让我再逮到他,非把这小子屁股打开花不可。”王太婆看着灶台上的黑脚印和空空的锅,咬牙切齿的咒骂着。
王太婆边骂边动手收拾起来,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又在说些什么。旁边的老刘头,看着忙碌的王太婆,忍不住笑了一声,又赶紧捂着嘴,刚要说话,王太婆噼里啪啦的骂声就转到了他头上。
“你个老东西,前几天的事我还没跟你算帐,再让我逮到你出去喝花酒,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天天围着我转,怎么着,现在嫌我老了呗,比不上外面那些个年轻小菇凉了呗,老娘怎么瞎了眼看上你这么个好吃懒做,又嗜酒如命的混蛋,跟着你一辈子一天福都没享,要不是信了你这张破嘴,老娘不知道现在在哪个大户人家享福呢,当年方家老二追我好几年我都没同意......,哎,老东西你给我回来,不然晚上你等着睡大街吧。”
王太婆啰嗦的时候,老刘头实在觉得耳朵痒,赶紧溜烟跑了出去。
老刘头和王太婆是一对夫妻,一辈子都是磕磕绊绊的,要说俩人感情好吧,王太婆骂老刘头凶的时候隔着两条街都能听见她的大嗓门,旁人在的时候王太婆都会踢他几脚,老刘头气的吹胡子瞪眼,就是不敢还嘴,更别说还手了,要说感情不好吧,俩人这么一路走来谁也离不开谁。
自从10多年前,这俩人来镇上开了这间小酒馆,虽然门脸儿不大,但是生意却是越来越红火。每次辰时一到,酒馆开门,镇上的老酒鬼们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就能把小酒馆坐满,后面来的就只能端着酒杯站着品品,有时候门口的老树旁都站着抿酒的人。
说来也怪,旁人做个小买卖都是希望越大越好,这对老夫妻每天还限量着买,酒价也是10多年没涨过。店里的熟客以前还都劝着让他们多酿些酒,老刘头都推说着年纪大了,手脚不方便,做不了太多。客人们馋虫太肥,每次劝得多了,老刘头觉得心烦,干脆就歇业几天,后来再也没人敢劝过。
老刘头待了10多年的小镇是个靠近莽莽林海的古朴小镇,三面是一望无际的林海,唯独东北方向有一座绵延百里的兼山。兼山为双子峰,两山相叠,与绵延出的群山成抱式,两边延伸出的山连起来像一个拉满的弓。虽山体不高,山势不险,却从来听说过镇上的哪个猎户翻过去的。据说每一次猎户进山的时候,无论往哪个方向方向走,最多进山十里,再往前走就会不知不觉的回到刚进山的地方,犹如鬼打墙一样。好在小镇周围百里,就数兼山地界物产最为丰富,每次去兼山打猎总比其他地方收获多一些,而且这么多年来,并未出现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兼山的怪异之处在猎户眼里也就见怪不怪了,只当是山神老爷不喜欢被人打扰。
猎户们都知道王太婆喜欢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每一次都会带一些比较少见的猎物去跟王太婆换酒喝,王太婆要是觉得东西比较喜欢,也不管值不值钱,都会多给些银子。小酒馆的墙壁上也挂满了猎户打来的东西,刘老头虽然觉得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标本,饰品架上摆满了动物的骨头很不吉利,但也是默许了王太婆的爱好,最多在新收一件东西时嘟囔她眼光奇差,王太婆听到就伸手去拉老刘头的耳朵,“老娘眼光不差能看上你?”
说到从山里面带出来的俏山货,那个让王太婆着急上火的小六子就是猎户们从山里带回来的。
猎户发现小六子的时候,他已经约莫有7、8岁的样子了,皮肤黝黑,乱糟糟的头发已经能到肋下,全身寸缕不挂,脏兮兮的,话也不会说,但是身手格外矫捷,猎人为了抓住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最后还是贡献了身上备着的肉干才让小六子跟着走的。
六子在野外生活的时间太长,刚到小酒馆的时候表现出来只有3岁孩子的智商,好在他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人也格外的聪明,不过半年光景,小六子就把语言和一些基本的生活学了个七七八八,连见多识广的老刘头都夸他聪慧。只是这小子虽然聪慧,但是几年生活的习惯还是有一些改不掉,王老太每次都骂的凶狠,但是又格外心疼这个来着山林的孩子。
镇上的众人也是对小六子关爱有加,碰到他去捣乱,只要不过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闹的凶了,也不过是开口说上几句,给他拿点吃,就打发他回去了
说到他叫六子这个名,还是王老太给取的,就说叫着顺嘴,名字虽然贱了点,但是好养活。老两口把这孩子真当成亲生的来养的,这也让六子在后来的生活里有了很大的变化,让这个后来天下皆知的小名,有了点不一样的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