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辉哥谈三个收入体系中,分为三类: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兴趣收入。
反思自己,目前在这几类的分配上,有非常大的风险和问题。
目前自己只有一份收入和一份不太稳固的投资收入。风险就在于,我这份收入主要作用,一是还房贷,二是家庭支出,含孩子的教育。
风险显而易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场天花板的到来,焦虑感如影随形。虽说夫妻双方两边老人各有四个孩子,养老人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在上海,养好一个孩子的压力那可是非常之大的。
先说投资收入,在股市开门红的利好下,现在是有了。但是这个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受各个方面影响很大。
而且太依赖本职工作收入,由于工资收入是固定的,这还取决于你在职的情况下。这部分收入,减去房贷和家庭支出,其实可以用来做投资的很少。所以可以投在投资上的闲钱并不多。这就直接影响到投资的规模。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实现指数增长的效果就差很多。
兴趣收入,目前没有。这方面我能想到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建立一个圈子,影响一群人,吸引粉丝,然后和这群粉丝一起成长。所谓粉丝经济学。
以后可以发展为知识星球或者接广告模式等。但是在那之前,你要有足够好的东西去吸引别人围到你身边。再往后推,就是怎么输入,你才会有这样的输出?
其实,这和你工作差不多,都是在交换,只不过,兴趣收入是做着你喜欢的事情,成就感更高,自驱力更强。
你用你会的,有用的东西,去教会,影响别人,他们给你赞赏表达感谢,给你带来流量,让你更出名。也符合交换法则。
穷爸爸,富爸爸,里面有四个象限的工作模式,我总觉得自己做起来很难,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给自己设限。
目前自己是属于典型的E阶段,希望早日转入S阶段。在此之前,需要先克服的就是焦虑。
我身体对焦虑的反应是比较大的,最大的反应就是胃不舒服,吃不下饭,需要重辣刺激才行。然后赶紧心口有点堵,容易急躁,做出受害者反应。
16年换房子的时候,是上一次焦虑比较厉害的时候,直接结果是,好像置换完成之后,应该受了五六斤吧。
在处理焦虑,辉哥有很多文章分享了,直面焦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如果解决这个焦虑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先蛰伏,或者找好朋友聊天,听听他们的建议,看看那些比你厉害的人,是如何面对处理焦虑的。
我前面说的蛰伏不是做钻进沙子的鸵鸟,而是在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低调行事,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是工作中的问题,可以积极寻求他人帮助,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自己的生活,那要自己扛着,自己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可能很痛苦,但也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回顾自己换工作的时候,虽然压力有点大,然后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那时候学到的东西还真是最多的。之前不求甚解的,你为了准备面试,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会如何说出来。
不过,在把自己当成一个开放系统去运营上,我做的还不够。自己给自己的设限过多。还是自己心态还不够好。
我老婆二哥过年时候给我们讲过一句他的心得,把问题写出来等于解决一半。我觉得非常对,就是把问题具体化,这个过程中问题就非常清晰了,然后有的放矢,具体的事情总有方法去解决。
希望上面我写的,在自己的践行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