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的情绪,这是很多家长为之困扰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书中都会讲到怎么样去帮助孩子管理情绪。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聪明养育》是以一个怎样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情绪问题的。
首先,书中提出,孩子需要快乐,也需要悲伤。
作为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是开开心心的,可现实是,孩子却难以避免去体验各种负面的情绪。也许你想问,人为什么要有悄绪?尤其是为什么要有负面情绪?
实际上,每一种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有作用。比如,害怕让我们能摆脱危险。愤怒让我们能调动资源,对付威胁。厌恶让我们远离讨厌的事物。悲伤让我们慢下来,可以理智地面对问题。
所以正情绪和负情绪就像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而且对我们的生存都很重要。事实上,人们在悲观的情况下更容易深思,形成逻辑思考。
父母都希望孩子高高兴兴地过一辈子,可所有的负面情绪对孩子都是有用的。你不让他难过,不引导他认识其他的情绪,那么这就不会是一个心理健全的小孩。强制地压制情绪不能解决问题。宣泄悲伤其实是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的。
如果孩子感到悲伤,一定要允许他们有宜泄的机会。我们不能一味跟宝宝强调“你们要快乐”,这有可能强行压制他们的情绪表达。
比如,有些家长常常会跟孩子讲“要坚强”、“别哭啦”,甚至是“不许哭”,那么孩子就会理解成,悲伤、愤怒等那些情绪都是不好的,要拒绝那些情绪,这样,只会加大他们的心理负担,扮演大人心目中“开心宝宝”的角色。负性情绪得不到宣泄,问题也就不会得到解决。
书中的第二个观点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正是教他管理情绪的好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只是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更多一点而已。但其实每一次这样的时刻,都是教他们认识情绪的机会。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怒火、悲伤等情绪,并且引导他们分析这些情绪的来源。
为什么呢?当代不少心理学家把人脑中进行的运算分为两种。以情绪、反射为代表的是type Ⅰprocessing(Ⅰ型信息处理),这些是迅速的、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反应的。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的情绪来得非常快,像风暴一样的原因。
以语言分析为代表的理性思考能力是 type Ⅱ processing (Ⅱ型信息处理),是慢速的,需要调动很多认知资源,处理起来比较费劲。
一般成熟的、理性的人会用I I型处理来调控和驾驭Ⅰ型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情商高的人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教会孩子认识和调节情绪。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自己分析那些负面情绪的原因。
坚持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就能理性地掌握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很好地驾驭它。
其实,当能够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就已经平复了很多了!我们需要先识别孩子的情绪,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共情”。
其次是用语言命名和控制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语言帮助孩子给情绪加上标签。
书中的第三个观点是:记忆没那么“靠谱”,可以被“重写”。
记忆其实可以被“重写”和改变的,很多人并不知道,人的记忆并不像硬盘上的信息,随时可以被准确的提取,而是像很多相关的碎片组合在一起。当它被提取的时候,记忆需要重新组合,而提取和组合的时候,恰恰是记忆会被改写的时候。
对小孩来说,同样一个事件,可以有带不同情绪色彩的解释。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事件,了解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教孩子玩认知重评的游戏。家长可以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从事情中总是看到积极地一面,也就是从多视角对记忆进行编码。当然,最基础的是,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书中的第四个观点是:尊重孩子的“假想伙伴”。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个名词叫 “假想伙伴”。国外研究数据显示, 63%的七岁以下的孩子都曾经拥有假想伙伴,假想伙伴让孩子感到不孤单,获得情感支持。在和假想伙伴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也能够比较轻松地跟他讲自己的苦恼、焦虑的事情,缓解压力。在跟假想伙伴对话、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感知到的情绪,以及看到的、经历过的事件,可以发展逻辑、想象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能区别现实和幻想,情感能力日趋成熟,也逐渐把注意力越来越投放在现实和外界的事物上,不知什么时候幻想伙伴就不见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对于小孩子来说,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是模糊的,孩子确实分不清这两者。比如,好多时候大人可能指责孩子撒谎,但是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讲,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撤谎,更不知道自己在撒谎。有时候,他只是把想象的东西当成了现实中发生事情。
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刚从月亮上回来,请不要嘲笑他。他是认真的,刚刚跟自己的假想伙伴进行了一次月球旅行!所以,请相信并支持他。
在识别和管理孩子的情绪这一节里,我们学习了当记忆被提取和组合时,恰恰是会被改写的时候。我们需要识别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即心理学所说的“共情”;我们要教孩子玩“认知重评”游戏,可以从多视角对记忆进行编码。最后呢,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假想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