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一本书的开篇说了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一本书的开篇说了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作者: 儒雅秋峰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23:01 被阅读134次

我想不到,我真的想不到,一本书的序中居然藏了这么多的好东西。

以前读小说,直奔主题,专注于故事本身。

但在读《活着》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每一位作者在序中都深切诚恳的谈了他的武功秘籍,像烛光摇曳下一位白胡子老者絮叨着他的人生智慧,传授着殷殷叮咛。

01

余华老师为《活着》写了韩文版、日文版、英文版序,中文版写了两次

余华老师说,作者为自己的内心而写,而你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一种是接受不了现实,向往着诗和远方,在他的作品中永远是虚幻了的现实;还有一种是实实在在的感受生活,写实实在在的作品,但不是现实,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一切情绪,甚至斤斤计较和对生活的愤怒;第三种是接受了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平衡,以一种超越生活的态度来同情生活,接纳生活,怜悯生活。

就像蒋勋老师讲红楼时,讲到书中穿针引线的人物甄士隐的时候说的话,大概的意思是“一部小说是和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但他又不是作者的任何生活写实,他是超越现实,对人性有启发意义的作品,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

就像余华老师回答意大利学生:“在中国,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对于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而在我看来,福贵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悲痛的,但当事人福贵却是感觉幸福的,他可以唱出:“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他可以对一个陌生人讲述他的混蛋、他的生死、他的儿女、他唯一的外孙的死亡,他的庆幸,他对队长的感激,对春生的包容,留下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才懂,人不能以你自己的眼光定义其他人的人生。

02

每一种作品,不能说那不是好作品,而是不同的人写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作品。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序中说:“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仔细读来,每一位小说家,他说的他写的,是他内心的独白,是他生活的阅历,是他的感受和体验。

毕飞宇老师讲有性格的人能成为一个好作家,像鲁迅,这样一个锋利的人,讽刺挖苦是他的特长,但也有像汪曾祺这样的士人,他的庙宇充满调侃戏谑,但没有锋利的角尖尖的刺,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鲁迅先生就是一愤青,骂醒国人、骂醒奴性,而汪曾祺就像一个老顽童,接纳这样的人性,有着调皮的粉粉少女心。

每一位作者都有他的性格,都有他的经历,而你选择去读一本书,就是读他的性格和他的心态,不是这个不好,不是那个不好,书无好坏,只有投缘,看你喜欢。你能读出作者要说的话,告诉你的东西。

你就有收获!

03

甚至有的序中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蒋佩蓉老师《丰盈心态养孩子》这本书中,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写了一封推荐信。

站在一个首府教育领导者的高度,开拓了我的眼界和教育思维,从列举的几个小故事让我们去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教育。

刘校长讲他接待一位欧洲的教育部长,谈起两个国家的教育共识,开玩笑的说起:“所有国家教育的共同点就是都不能令国民满意。”进而分析了国民不满意的点是什么?我们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听一听角度不同,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不同层次的人的见解,就像让你从另一扇窗看风景,原来也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理解。

不囿于自己的固执己见,见识不同的思维和经历。

读书,书中的序言很重要!自序是作者的智慧结晶,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浓缩成精华,你吸收多少全看你用心读了吗?他序是别人读书的总结分享,或者掺入自己的经历看法,是另一种人生体验。

读序,就像在经历不同的人生,看到不同的观念,欣赏不同的风景,得到不同的享受。

每一本书,序言就像一本书的核心点,仔细读慢慢品,会觉得醇厚浓郁,拿起书,别着急,看看那些伟大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的开篇说了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su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