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6964/165a53916dc16853.png)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教训——这一时期的探索中也出现了问题
3.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6964/cb52bc8f78eab638.png)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首次提出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2.轮廓形成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成熟并形成系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4.最终形成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1999年写进宪法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的过程中,首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发展阶段上说我国还是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3. 党的基本路线
【最主要的内容、简明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
(4)“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4.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 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考试题型:简答】
(1)改革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
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
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政治腐败;
•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9.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最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考试题型:选择/简答】
(1) 坚持“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基础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10.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考试题型:简答】
(1)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2)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4) 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考试题型:简答】
1. 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指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6964/3c229787f355c86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