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美女燕发了一张拼图,她从小到大的一寸照合辑,我们几个忍不住赞美,看了她十七八岁时的照片,我赞道:好秀气的姑娘哦。“秀气”二字发出去,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
细细想来,还真是很久很久以前是的事了。
时间过得太快,此刻有点小忧伤,青春日子毫不留情地快速飞逝,转眼即逝得近乎不曾拥有过。兴许年岁大了,再美好的记忆也终会淡去……
这个故事有些让人难过,当时强烈的感受是惊悚。
那是我头一回离开家乡,去往车程两个多小时的城市读书。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岁月里,班车少,路途颠簸,来回一趟似乎较艰难。所以,离家数月,我没回家过。
从班里同学那里得知,要回去买票得提前,否则没票,还要拜托学长学姐帮忙买。
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不认识什么学长学姐,记不清第一次回去的票是怎么购买的。总之,那天和同乡同学一起坐了很长时间的市区公交车,到达一个很远的车站,再挤上回家的第一程巴士。
可能一路的担惊受怕,车上的场景,那画面,如今还清晰。
和几个相识不相识的校友上车后,发现座位上坐满了。售票员手脚麻利地拿出塞在座椅下的小板凳交给我和同伴,催促我们往里走,坐后面去。
年纪尚小的我胆子很小,硬着头皮往陌生人堆里走,看着最后一排前面的过道,有人已经坐在小板凳上,没有抬眼看向他们,余光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注视我们一举一动,身后还有人不断涌上来。
不知怎的,我和同学被分开坐了,我独自一人坐在后排陌生人中,小心翼翼地将背包取下抱在胸口,不敢往周边人看,眼睛只是老实地看向前方。
车上过道很快被各种矮凳放满,迟来的人迅速抢凳子坐,前后左右挨得很近,我只能紧紧抱着背包,默不作声,心中焦躁着嘀咕,为何还不开车,这要超载多少人呀。
黑压压的一车人坐满,有人还在陆续上车,哪怕没的坐,只能站,其实也没啥落脚也了。还在努力往车上站,找个能站直的地儿。售票员终于关门了,汽车缓慢启动。
我坐在最后,随着颠簸的路左右摇晃着身子,却不敢闭眼休息。
很快,我发生左边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我。是个男的,成年男子。
我不自在地低头,可就是不敢转过头去确定下是不是有人盯着我,接着装作没发现似的别过脸看向右边的窗玻璃。
因为车上实在拥挤,高高矮矮的人头,几乎挡住了大半窗子,看不到多少路上风光。只看到窗外光线不那么亮堂,车内的光线也越来越暗。
我再次正视前方,余光留意左边那个人还是朝着我,是真的盯着我吗?想到这点,心一下慌了。第一次自己回家,这班车走的路线从来没有走过,非常陌生,它是往哪里走的。心里不免怀疑有没有坐错车。
感觉像是沿着江边在走,我鼓起勇气看向左边窗户,很快与旁边的人视线对上,另一个男子转过脸看着我,我飞快略过,马上低头,没看清他们的长相,只觉得他们的眼睛幽深,直盯盯地看着我脸。
那眼神吓死人了,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盯着自己看。我拼命想这路线到底是往哪里走的,是回老家的吗?为什么事先不了解清楚,为什么这路这么颠簸,为什么这车这么多人,为什么车子走得这么慢,为什么身边坐着这两个可怕的人。
我再也不敢看向左边,感觉很不好。我试图抬头寻找同伴,寻找同校的,我记得有个1班的男生坐在最前面,前面听他说起,他的家在就读城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很快就会下车,可那会儿我很想能看到熟悉的脸。我焦急地从人群背影中寻找熟悉的影子,前后左右都是陌生的男的,我看谁都像是坏蛋。
越想越怕,16岁的我把自己吓得不轻,都不敢大声呼吸。
车子轻轻一刹车,停了下来,想必到了一站点。这时,我感觉到左边人的眼光又扫过来。我讨厌死了,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
不一会,我听到这两个男人的对话,说着一口方言,大致意思听出来了。“这个女孩长得很秀气。”离我近的这人转身和旁边的人说道,说完笑眯眯地又上下大量我,“算长得秀气的。”从来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我快要吓哭了。
听懂他们说什么,更不敢看过去。我求助似得抬头看看有没有人听到他们对话,有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万一有什么事,会不会有人帮我。我极其后悔这一次回家。
天色越来越暗,心越来越焦躁害怕。我开始在内心乞求这两个人先下车,早点下车,离我远点。我无法不注意身边的动静,只有不停乞求,我也不好发作,人家没做什么,而且我也不敢做什么。
一丝一毫不敢闭眼休息,睁大眼睛空洞地注视前方,“拎”着耳朵,时刻注意着身边的动静。
就这样,精神极其艰辛地抵达转乘车站,逃也似地奔向回老家的车。虽然上了熟悉的老家公家车,可也不敢放松一丝丝。绷紧着神经坐到底站,飞快地迈步走向家里,一心只想着快点回到家,回到安心的家。
一踏进家门,妈妈和小舅正在说话,见我回来,妈妈开心地说道:“到家啦。”
原本回家的欣喜被刚刚惊悚的车程吓得全没,看到妈妈注视的眼睛,我一时哽咽,马上避开,害怕的情绪全部涌上来,使劲冲击着双眼,很快眼眶湿润。
短短几秒的心理变化,我不想被妈妈发现,挂着脸冷淡地嗯了一声,都没和小舅打招呼就直接跑上二楼去,钻进自己的房间,整个人精神松弛下来,忍不住小声啜泣,抑制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现在想来,我向来在父母这里报喜不报忧,受到的委屈、承受的压力大多数一个人默默承担着,我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不去向父母诉说呢?
这样想来,如今我和女儿之间的对话,那份轻松如朋友般的对话必须要极力保持啊。不能总说学习,要会闲聊,聊到女儿遇事就会想到向爸妈求助征询。
每次回望那最段岁月,总想跳进去,重新来回。带着如今成熟的心智去面对所有的事情,三年的独立生活,一定会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哎,也就,想想罢了。
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幸运的。
网友评论